大名景。
方丈迎上来,先喧了声佛号。看了小道士一眼,他说道“小神仙大驾光临,本寺实在蓬荜生辉。”
小道士回礼,连道不敢。
王中侍问“现在可有阳鬼行踪。”
这一问,不过随口一问。却不料,方丈答道“有!”
“舒州西边,约与池州交界处,有一片湖,当地人称狗子湖,文人又叫挽秋湖。这挽秋湖有一处别样不同,有十里荷花。那荷花一开起来,一眼望去,满目茂盛,极是美艳。”
“三天前,挽秋湖附近一杂货店莫名其妙地遭了贼。那贼子也奇怪,别的东西不偷,只拿蜡烛,拿得一干二净。那掌柜是个小心眼的人,心疼之下便报了官。”
“阳鬼之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当地的县令一听,便觉其中有异,立即派人去偷偷查看。竟然发现,挽秋湖那悄悄地出现了一盏荷花灯,做得极是精致,虚空浮着。县令大惊,立即快马报了过来。”
“现在所有的高僧,正齐齐往挽秋湖那赶,已去了有一日。”
小道士问“阳鬼游走不定,既然是三日前的消息,怕现在都不知跑到哪去了。”
方丈摇头“也不知是何缘故,阳鬼现在便呆在挽秋湖中不去,每天夜里准时出现。现身后,便在湖中做花灯,整晚的做。现在想来应该还在挽秋湖。”
小道士断然说道“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方丈,你即刻派人,领我等前去。”
然后他一拱手“王中官,贫道即已与众高僧会合,中官自可回去复命。这一路辛苦了。”
王中侍喜上眉梢“能与小神仙同行,是小的三生修来的福分。小的回宫一说,怕要羡慕死不少人嘞。”
“小的这便回临安,在此恭祝小神仙平安大吉,马到功成!”
挽秋湖。湖边狗头村。
许若雪捅了捅小道士的腰,说道“夫君,这村子名字好生奇怪,叫狗头村。”
当头领路的那个僧人手一指,笑道“看到那山没,有没像一个狗头?所以这村便叫狗头村,那湖便叫狗子湖。”
狗头村不过是个小村,平日里向来宁静。可这时宁静不再。
小小的村子,进进出出的尽是僧人,还有不少白须白眉的老僧。
于是,僧众之中,一身道袍的小道士,便分外、分外地醒目。
于是,小道士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清楚分明的敌意!
这敌意,是如此的明显!
那看过来的目光里,是不加掩饰的仇恨。那勾起来的唇角里,是赤祼祼的蔑视。那不时响起的冷笑,更是充满了嘲讽。
哎,小道士心中感叹,习惯了做“小神仙”的他,乍然得到这番待遇,还真的真的很不习惯。
许若雪哪见得了夫君被人鄙视,怒哼一声,伸手便要拔剑。小道士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
大敌当前,自当同仇敌忾。敌人的面都不曾见着,自己人先打了一场,未免贻笑大方。
虽然这么想,可小道士心里自然不舒服。虽然佛道相争,但也用不着如此吧!
直到遇上几个年轻些的僧人,小道士才明白其中原由。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小神仙啊,果然是真小,不过乳臭未干的小毛头,也敢自称神仙?这道门可真可怜,一帮老牛鼻子不行了,就推出一个小牛鼻子。道门有此子在,当大兴矣!这话,说得可真在理。”
“这小牛鼻子也不咋样!哦,不对,生得倒是极好看。说不定便迎合了某些达官贵人的爱好,怪不得,能在临安城中闯下偌大的声名。”
“师兄错了。这小牛鼻子很了得啊,你看看他身边的两个美人,啧啧,厉害啊!他们道家就这点好,可以一边娶妻生子,一边追寻大道。难怪那么多人要争着抢着去当道士,不就是为了贪图提炼、修房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