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战争气息十足(1 / 2)

沮授分析的一点错没有,双方起兵汇合,曹操消息送来,刚好可以决定是否一战。  袁绍本是犹豫不决的性格,可眼下已经没有的选择,要么一战,要么等待李惠义开战,左右都要战上一场,还不如痛下决心死战。  最好的结果的,就是李惠义将战场放着曹操处,让他有机可乘。  “好,既然如此,十日后大军出发如何?”袁绍思考一会,下定决心采纳沮授之言。  沮授微笑说道“如此甚好,只要大军一到,那么李惠义想要开战,就要面临双线作战,到时就算进攻不利,拖也能拖垮他。”  沮授虽然想的美好,但有一点,他没有说出,那就是他们能否守住或者击溃李军。  这种丧气之话,沮授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扰乱袁绍开战的决心,两人秘密商议许久,才散了去。  李惠义的一个举动,将天下大半诸侯的心神牵动,一时消息飞传,各地兵马频频调动,一副准备迎接大战模样。  马超在见接了曹操使者,也是快速行动起来,只不过短短五天,就召集了六万西凉精锐,等待韩遂前来汇合。  而韩遂本想说一套做一套,可此次到来的,是曹操左右臂膀荀攸,那有那么好忽悠的。  荀攸一来,直接点明来意,要么出兵与马超赶赴战场,要么就等待双方合力,先将他剿灭在西凉,以绝后患。  看着荀攸如此强硬言语,韩遂知道,此时若搞小动作,只怕真会被曹操马超合力灭掉。  既然现实无力反抗,韩遂也只有妥协一路,交代女婿阎行驻守大本营,就准备召集大军出发。  可荀攸在路上有突生一计,想借用马韩两人在羌族威望,从羌族借调一些兵马。  韩遂得知荀攸用意,也是赞同,毕竟大军都被调离,若能说服羌族出兵,也可以确保后方安稳。  荀攸早就有打算,随着韩遂来到羌族领地,三言两语外加一些口头许诺,就说动了羌族出兵。  羌族派出两万精壮与韩遂汇合,双方共起兵马五万,浩浩荡荡的与马超汇合。  西凉军一下起兵十一万,这个消息仿佛在平静的深水投下一颗炸弹,一下让整个局面沸腾起来,消息漫天飞舞。  各诸侯知道,此次曹操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与李惠义分出胜负,光从局面来看,李惠义并不占据多大优势。  而得知这个消息,要属袁绍最高兴,曹操越是强大,越能将李惠义主力牵扯住,从而让他在青州局面占据主动。  袁绍此时已到青州前线,与袁术数万大军汇合,既然曹操已向西凉调来兵马,那么二袁也不停留,立刻开拔出发,向青州边郡东莱进发。  二袁兵马一动,徐庶不到一天就得到了消息,立刻召集麾下等人商议迎敌之事。  黄县小城,做为徐庶暂时的指挥部,此时已被重兵把守,特别是军营等地。  因城中驻扎不下这么多兵马,徐庶安排兵士屯于城外,而他也是常常住着军营,处理一些政事。  此时城外大营帅帐,徐庶、李曙坐于上位,其余将领分两侧而坐。  徐庶见人已到齐,也不多废话,直接开口说道“诸位,原本是要等到来年春季,现在据可靠消息,二袁已经起兵八万杀来,所以诸位拿拿主意吧。”  徐庶投到李惠义处,就一直高升,所立的功劳甚微,所以一般他都非常听取下面人的意见,除非是关键时刻。  做为徐庶副手,李勇自然当仁不让,第一个站起说道“徐大人,既然二袁已经出兵,那么我军也要主动出击,否则战火烧到境内,恐会引百姓慌乱。”  徐庶点头说道“长云说的不错,可我军仓促应战,诸位又是新接手军中之事,若是指挥不当,恐会将主公原先布局打乱。”  青州若是战局落了下风,那么不说李惠义一切计划落空,起码是失败了一半,非常不利定下的计划。  朱达为人比较直爽一些,虽然徐庶已阐述害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站起说道“徐大人,未将身居步兵校尉,未有寸功,愿接下头战,若败提头来见。”  见朱达如此有信心,徐庶非常满意,微笑说道“好,朱将军若能首战得胜,庶亲自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