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磨砺大山(1 / 2)

卫煌想起读书的时候,吴清贤最爱看的一本书《卡耐基成功学》,书上有一章讲的是如何使人喜欢你,就说要牢记他人的名字,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你们见过一次面,就应该记住对方的名字。

名字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格外重要的,如果第二次见面你就能清楚地叫出对方的名字,他一定十分感动,对你也会印象深刻。

如果你再会倾听他人的讲话,那就更是一个加分项,所以卫煌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也十分乐意倾听别人的讲述。

此时回忆,自己的这个习惯,在高中的时候就养成,只是一直未曾上心。

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也要学习纪沛林,不但要把技术提高,把口碑做起来,也要广泛交友,让自己的人脉网更加广阔。

人脉和技术,才是一名设计师走得更远的两条腿,缺了一条,都是残疾人!

卫煌暗下决心,决定回去之后在网上搜索一下《卡耐基成功学》,重温一遍里面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

汽车轰鸣声从窗外传来,三辆越野带队,七辆汽车一字行来。

黄建军知道是霍君楼一行,马上站在一旁接待,卫煌等人亦下车。

霍君楼率先出场,开门见山地问道“人都到齐了吧,咱们速战速决。”

卫煌看到杨雪拿着相机拍照,有意往霍君楼身边靠,礼貌地道“霍经理好!”

霍君楼却没有在意卫煌,只是四处打量。

黄建军作为施工方负责人,马上叫高金元拿来图纸,开始介绍项目概况。

霍君楼在烟草系统几十年,对于育苗工场的建设,也是了然于胸,在众人的簇拥下边走边看,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他和黄建军的兄长黄建华也是老交道,可以说一路走来是彼此成就,随着年岁的增长各自到了不曾有的高度,要处理的事情也越多,平时交际较少往来,但昔日的情感并未淡薄。

知道黄建华要提携自己的兄弟,也不为难,反而还赞扬几句,有意树立黄建军的威信。

一行人围着场地转了一圈,半个小时不到就看完了整个场地。

霍君楼道“你们都是专家,看看有什么是我这个外行没有看到的没有?”

监理公司总监王卫国率先发言道“我先讲两句,这个项目我们公司是派专人全程跟踪,重要环节我也是亲自到场,严格按照图纸和相关规范在实施……质量上应该没有问题。”

都是验收时惯用的套话,讲得事无巨细。

到了卫煌发言,即然大家都没有看出问题,作为一个简单的钢构塑料大棚,即便质量有问题,也不存在安全隐患,便简单地说了一句“没有大的质量问题,可以作为合格工程验收。”

黄建军见大伙都给面子,没有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心情十分愉悦,也不等说总结的话,直接邀请众人道“这里太冷了,我在光明镇安排了包房,我们到那里继续完善相关的手续。”

霍君楼道“这会时间还早嘛,卢向东说他要赶过来,顺便看看他的烘烤工场,哪个打电话问一下他到哪里了。”

杨汝清道“我来打。”

霍君楼道“那我们先上车,往烘烤工场走。”

上了车,空调开着,比外面暖和许多,卫煌捂着冰冷的手,放在自己的屁股下面坐着暖和。

杨汝清问清楚卢向东的位置,又去给霍君楼汇报,方才上车,感叹道“这个天,在外面站的时间长了确实着不住。”

黔州海拨高,又是大山环绕,山风刮过带来的湿气透入骨里,渗得人里外冰冷。

卫煌作为年轻人,时间久了都十分难受,不敢想象这些老年人是如何过来的,提醒道“乡下是要比城里冷,下乡的时候要多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