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也说不定。
不过刚开始几节课也是教阿哥们些个基础的,两班合在一起上也使得,等阿哥们适应了,在分出基础班和培优班,如此才好因材施教。
年甜恬尽听俞老大人的安排,不仅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一个时辰一节课对孩子们来说有些太长了,可观诸位大人平日授课,尽是一下子讲一个时辰还多,有些厉害的竟是一上午不停,中间顶多一盏茶的功夫叫阿哥们吃吃点心或是去恭房罢了。
如此她便也不好说什么了,想着她的课堂她作主,届时给孩子们课间十分钟也使得,数学这东西一股脑儿学太多也不好,眼下还是得培养兴趣为主。
除了安排课程外,课本亦是不可或缺,年甜恬这两日便也尽去编教材了,日日从脑中搜刮着她以前课本上的内容,总归一开始越简单易懂越好,中间少不得再问问白大人和徐大人去,三人商量着倒也快。
约莫只五日的功夫便编出来第一册了,其间文字和图画参半,四爷绘画还不错中间也参与不少,拿去内务府校对刊印,两日的功夫便印出来了五十余本,老师们手头各一本,阿哥们和伴读也各一本,余下一本却是四爷叫人放入文渊阁了,以后凡有年甜恬著书,必珍藏于此。
如此忙活着,很快便要了元宵节,宫中今年虽不办宴,可过节的气氛依旧浓厚,各色各式的灯且都挂上了不说,乾清宫门前也早早立了一对巨大灯柱。
此柱唤作天柱,一对儿天柱前后左右共八面,每面挂联一幅,共十六联,具由最懂经诗文学的大人和笔迹最具风骨的大人书写,内容无非是赞扬天子或是扬太平盛世的,虽是一贯如此稍显单调,可难得万岁爷同诸位大人热热闹闹,不消得拘着什么规矩,倒也给这节里增添了不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