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矛盾,不在于蒙勒哥,而在于我们想崛起,威尔兰不允许我们崛起。”
“没错。”这才是弗朗索瓦想听到的真正答案,“这才是根本,威尔兰是绝对不会允许你们崛起对他们形成威胁的。因为你们的潜力太过巨大,真的放任你们发展,用不了几十年,可能十年国际局势就大不一样了。”
谢利万诺维奇紧咬着布列西对于此事的态度:“那么您是怎么想的?您是想联合威尔兰一起封堵我们,还是我们共同打破威尔兰缔造的世界格局,争取到各自全新发展机会?”
“布列西?”弗朗索瓦点起一支烟,眯着眼透过吐出的烟雾审视谢利万诺维奇,“你觉得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布列西是有好处的?”
根本无需多说。
这场战争威尔兰赢,进一步奠定地位,拉大与各国差距,维持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巴什赢,突破封锁正式踏入强国行列。
不论是谁赢,谁变强,都对布列西没有好处。
“当然是巴什赢对布列西有好处。”
“巴什赢的话,布列西的两侧都有强国雄踞,怎么算得上是有好处呢?”弗朗索瓦笑着问。
“那您是觉得威尔兰赢可以接受?”谢利万诺维奇反问。
“当然也不可接受。”弗朗索瓦耸耸肩。
谢利万诺维奇讲起巴什赢得胜利将对布列西产生的影响:“巴什如果能取得胜利,就可以把威尔兰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达成国剧局势的真正平衡。他们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削弱,布列西则可以顺势提高。而且你们与威尔兰毗邻,他们要是进一步强大起来,首先受到威胁的一定是你们。可如果是巴什取得胜利,就算我们同样强大,一东一西之间巨大的缓冲区域和可发展的空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足以保证我们各自稳定发展。”
这时候说什么巴什不会崛起,就算崛起了也不会触及布列西的利益是毫无意义的。
国际局势变幻莫测,谁都说不准上一秒的朋友会不会变成下一秒的敌人,而上一秒的敌人又会不会突然情同手足。
因此谢利万诺维奇干脆不做什么遮掩,直至问题要害,给出了布列西最简单的选择。
要么支持威尔兰,在威尔兰坐稳了东部的统治地位后,矛头直指眼前的自己。
要么支持巴什,削弱身边威尔兰的实力,等十几年几十年后再与强大了的巴什进行对抗。
“你说得很有道理,只不过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弗朗索瓦知道两方都心知肚明,索性直接进一步点明,“我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布列西会与威尔兰联合,此次来见我说是想了解情况,实际上是想阻止联合,让布列西转头与巴什结盟。但你们没想过,威尔兰为什么敢进行远征吗?”
“威尔兰单纯自身出手,顾虑太多。出动大军,后方空虚难以保证安全。保证后方安全,前方的兵力又不足以对我们形成压制。所以他们才与您联合,这样一方面兵力充沛,一方面后方的隐患变成了同盟,可以保证本土的安全。”谢利万诺维奇知道威尔兰敢远征是因为布列西愿意结盟。
“那你应该就知道,如果布列西不出手,或者选择了站在巴什这边,威尔兰就绝对不会开战。他不开战,蒙勒哥的利益就拱手让给了你们。你们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蒙勒哥,而我们将直接与近在咫尺的强国交恶。东部没了可以获利的空间,威尔兰下一个目标又会是哪呢……”说到后面,弗朗索瓦又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觉得我们会想不开把自己推到威尔兰面前替巴什挡枪吗?”
谢利万诺维奇道:“这么看来,您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出手不利于布列西,出手了又只能站在威尔兰那边。”
“你要是能提出一个对布列西足够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