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8 鲜明的对比(2 / 3)

铁血小千户 笔讷 3474 字 6个月前

的问题。

因此他离开临海屯之时,举目望去,屯子里的稻谷长势正好,眼瞅着就要迎来一年的大丰收。

至于移栽过来的,上千颗桑树,也已经大多成活了,长出来的桑叶,虽然还并不宽大厚实,但是小小的、嫩嫩的,看上去颇为可爱。

因此萧文明还以为今年将会是个丰收之年呢!

直到他走到外面去看一看、瞅一瞅,才知道这大齐朝可并不是处处都是临海屯,日子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过。

不过也不能怪萧文明不知道其中的情况,萧文明是个武将,又只是个最基层的屯田所的千户,是看不到朝廷的邸报的,自然对外界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也不是萧文明甘当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实在是这个时代缺乏现代通讯装置,哪能像后世那样,足不出户就能做到放眼世界?

还不光通讯设备十分落后,萧文明现在也根本就没有人力和物力,去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

这边刚刚搭上线,同自己八拜结交的大侠林丹枫,固然可以去利用一下,利用他在江湖里的人望和人脉,多少提供和收集一些情报。

但是林丹枫这人事情多,是个大忙人,又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来去如风的,想要通过他建立一套持久且稳定的情报网络,还要萧文明费上好大一番功夫呢!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看着田里病殃殃的庄稼,又看着围绕着垂头丧气的庄稼,那些同样垂头丧气,拿着水桶吃力不讨好地灌溉的农民,萧文明真是有些于心不忍。

他便对一道同行的汤光耀说道:“汤大人,你是这边的老父母官了,有些事情原本是不需要我提醒的。眼瞅着今年的收成是稀松平常了,你可要提前做好赈灾的准备啊!”

中国古代朝廷,大约只有两项最重要的职能——第一项是用兵,第二项就是赈灾。

当然了,这两项工作有时候可以结合这一项,特别是遇到一些穷凶极恶或者是别出心裁的王朝的时候……

比如说,赈灾不利,老百姓起来造反的时候,那就只要用兵,把这些造反的百姓全都杀了,那也就不存在赈灾的问题了,干净利落,何等痛快?至于会不会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灰复燃,恐怕想出屠杀灾民这种手段的朝廷,也没有余力去考虑了……

又比如说,朝廷实在是没有钱赈灾了,眼见着老百姓要造反了,那干脆就把这些饥饿的百姓全都收入军队,再花点小钱,送到边疆去同外族打上一仗两仗的……这样的军队没有装备、没有组织、没有装备,能打胜仗吗?

这样的军队,不怕你打败了,就怕你打胜了。

打败了,让外国人把人头全都收割了,自然也是帮国内解决了问题;外国人经过一场大战,自然也不会完全没有损失,伤了他们的元气,短时间内自然也就无暇惹是生非了。

反过来要是打赢了,如果能够占据新的领土那还好说,要是赢的不尴不尬,一方面朝廷没有新的收入,另一方面还要筹措经费赏赐给立功的将士,那才是一个最差的结果。

这里上两种都是最极端的情况,虽然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最终拍板的都是朝廷中枢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极少数几个人。

好比汤光耀这样的基层官员,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而已。

也不求能够救活多少条人命,只求真的发生灾荒的时候,自己辖区内不会出现造反起事这样的大事,否则朝廷为了安抚百姓,几乎是肯定会将汤光耀一刀杀了,以平民愤的。

因此,萧文明的话还真给汤光耀提了个醒:“是、是,萧大人指教的是。等这回回去之后,我立刻就会筹措资金粮食,以备万一。本官知道萧大人这里有钱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