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7章:六镇起义(1 / 5)

;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南北朝时期,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他们是从关外进来的,但是入关以后,居然也做起了防备关外敌人(主要是柔然)的事情来。

奇事天天有,北魏南下以后,整天担心北方的游牧民族学习自己,所以在明元帝拓跋嗣(北魏第二代君主)统治时期,开始重新修筑长城。

不晓得秦始皇要是知道了,是不是得沉默一阵子:什么情况?当年咱修长城就是为了防你们,现在你们进来了,还要防别人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长城,那就得有人镇守吧?因此北魏顺道建立了一系列的军镇。在众多军镇当中,最牛掰的6个,便是号称北方六镇的军事集团,他们分别是:

沃野镇:驻扎在内蒙古五原县北边。

怀朔镇:驻扎在内蒙古同阳县西南边。

武川镇:驻扎在内蒙古武川西边。

抚冥镇:驻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边。

柔玄镇:驻扎在内蒙古兴和县境内。

怀荒镇:驻扎在河北省张北县北边。(写到这里,菠萝发现,有点老鹰的味道……啧啧啧……日更2万!!果然不是人干的……昏昏沉沉,想睡觉又害怕跌出战力榜前十!要命哦!……)

这也不能怪北魏要这么兴师动众。过去拓跋珪带着鲜卑族人南下以后,在平城建都,也就是山西大同。这地方太靠近北方了,因此柔然人的马蹄子稍微刹不住车,就能一言不合地冲到平城城墙底下吃草,你说拓跋珪能睡得着觉吗?

拓跋嗣时期,北魏领土大增,同时带来的威胁也与日俱增。因此设立北方军镇刻不容缓,到了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北魏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这么一来北魏也必须要承担来自柔然的全部压力,北方军镇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而北方六镇作为北方军镇中的翘楚,自然更是北魏帝国闪亮的明星。

可是有一天,北方六镇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统计,从北魏建国,一直到献文帝拓跋弘去世,北魏和柔然之间,一共打了19场打仗。这其中,柔然主动进攻北魏,多达10次,北魏被动还击了4次,主动进攻了5次。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柔然在闹事。当然了,柔然也不是一味地想着打仗,他们在缺粮食的时候,也会向北魏俯首称臣,以此获得大量经济供给。

这就有点儿类似后来的宋朝,要给大辽、大金、西夏等国岁币一样了,用钱买来的和平,压根就不靠谱。

柔然稍微恢复点儿实力,就继续选择用武力入侵。因此这段时间北魏的北方六镇,显得特别重要,朝廷里的军费开支,绝大多数要供应给这些地方。

而且凭借这种优越的重要性,大量贵族会选择把自己的子嗣送到北方六镇去镀金。只要到那边逛一圈,再回来可就是有战功在身的男人了!将来提拔升迁也就有了依据。

很显然,这段时间的北方六镇,绝对是北魏最重要的核心军事机构。可是时间来到孝文帝元宏统治时期,柔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元487年,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带着10多万人从柔然分裂了出去,建立了高车政权。甚至还切断了柔然与西域的联系。这可把柔然给气炸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柔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规划。

自此柔然不怎么骚扰北魏了,反而是陷入了与高车之间的战争。这么一来北魏北方的压力基本可以忽略为零了,北方六镇的战略优势,瞬间就被瓦解了。

心理落差也就从这个时候慢慢出现了,过去他们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可现在没有人愿意再投资他们。换句话说,他们失去了原来的价值。(码字也一样……要是不码字……就没工资……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

孝文帝元宏,是个非常喜欢汉文化的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