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昌穿着军装、带着头盔、拿着一把95式步枪,在众多士兵的拥簇下走进了市政厅的院子。刚进来就看到了台阶上手持电磁狙击步枪的孙星宇。
之前随孙星宇一起前来,负责侦查的军官并没有看到蜘蛛坦克。但却全程目睹了工业园聚居地大门被一百五十五口径榴弹炮炸开的过程。杨其昌带着大部队到来后,这个情况自然要汇报了。
众所周知,末世不知什么情况造成的,如果没有中级站,小型联络器的型号传输距离最多就是一千米,中型的也就一千五百米。孙星宇这一炮从哪打来的,龙之湖聚居地的军官都不知道,但肯定超过了三四千米。
聚居地自己造的炮,最大也不过是七十五口径的,再往上就没有了。这里固然有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因素,无法远距离通讯也是一个原因。耗费大量资源造出一门只能打几炮的重炮不是不行,但那得离得远射击才有用,近了当对方的巡逻队是摆设么?可距离一远,瞄准就成了问题,打不中重要目标什么用都没有。
孙星宇的这一炮,迅速、准确、威力大,彻底震慑了杨其昌。他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当初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然挨炸的就是自己了。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龙之湖聚居地的帮助。”杨其昌走上前,非常热情的说。
“杨先生不必客气,毕竟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孙星宇随即指着后边的避难所大门说道:“那些高层应该是都躲进去了,你慢慢想办法吧。”
“躲进去就跑不了,这个事情容易解决。”杨其昌说道。避难所里那些人算是被瓮中捉鳖了,之后就是一周挖一米的慢慢挖,也把避难所给挖开了。
“杨先生刚来,一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我就不多打搅了。你叫他们把答应的东西准备好就行了。”既然事情完了,孙星宇也不准备再多留。
“好的,没问题。”杨其昌唤来了随行的副官,让他带领孙星宇回龙之湖聚居地。
。
之前杨其昌晚上主动联系的时候,孙星宇就提出了让他再一辆85式轮式装甲车和一批物资,对此杨其昌自然是满口答应了。相比统一郑市来说,那些都不值一提。
因此回到笼子湖聚居地之后,孙星宇就对这辆装甲车进行了改装,在其后部安装了放置动力装甲的辅助装置,这样沈方茗兰就可以在车内穿戴好动力装甲,然后从车辆后部专门的出口离车了。改造玩的装甲车取名为三号车,作为沈方茗兰的专属座驾。
“天海”小队的那辆装甲车是四号车。
如果不是为了装载小型旋翼机,孙星宇都想把所有载具都换成85式轮式装甲车了,毕竟在防护和战斗力方面比六轮卡车强太多了。
虽然在郑市耽搁了几天,但走的时候车队又扩大了,现在有蜘蛛坦克两辆,轮式装甲车四辆,六轮卡车一辆,动力装甲三部,机关人九名,小型无人机七十余架、107战斗机器人八台,战斗力算是达到了国防军乙种师的水平了。
郑市的北方就是黄河,渡河对于孙星宇来说并不是问题,毕竟他已经准备了专门的渡江工具且有两次渡江的经验,只不过是车辆增多了,为了避免刺激到水里的变异鱼,每次渡过一辆车就等待一个小时,整个渡河过程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
当然,等待的时间也不能浪费。
孙星宇和沈方茗兰在讨论通讯无人机的改造方案。对于沈方茗兰来说,能在智能程序方面得到孙星宇的指导,收获非常大。
“天海”小队众人则是熟悉“偃师”系统的使用和新装备。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过能拥有如此先进的作战系统和武器装备。机械外骨骼的机动性没有使用过是无法想象的,电磁步枪更是妥妥的军方主力武器。众人觉得之前根本无法做到的战术,在现在都易如反掌。
接下来的路程依旧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