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八章 唐门(下)(3 / 4)

…一旁的柳望舒闻言,双眸中也露出一丝笑意。

杨兄这也不算全是瞎话,他们确实出出城游玩了,只不过去游玩的地方是唐家堡的坟地罢了……

李长源闻言虽然表面上没什么表情的变化,但是内心一副,我就知道会这样子的表情。

杨清源这个名字,基本是可以和麻烦划等号的。

就像狄仁杰、包拯、工藤新一一样,走到哪,哪出事!哪出事,就走到哪!

“渝州六扇门可有午作?”杨清源接过一个捕快上的茶,然后说道。

李长源收好了刚刚还在抽的旱烟,然后说道,“杨大人,本部的午作回家探亲去了,现在六扇门中仅剩三个学徒。”

法医学人才,从来都是稀缺的高级人才,别说是在大周,就算是在后世的蓝星,也是供不应求。

现在每个六扇门分部都能有受过系统培训的午作,已经是大理寺刑律学院的功劳了。

“行吧!你去把那几个学徒叫来,让他们按我说的做,便是了!”

“卑职领命!”

随着李长源的传讯,片刻之后,三个午作学徒便赶到了此地。

“参见杨侯!”

杨清源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李长源说道,“李捕头,你们六扇门中应该有酒和醋吧!”

“有是有……可……”李长源武功不错,管理才能也还行,但是对于午作之道并不精通。

“让人去取好酒两升、酸醋五升。”

摆烂是一种态度,杨清源作为上官,他这么说,李长源就怎么做呗!

待到酒醋取来后,杨清源对三个学徒说道,“你们三人先将尸体骸骨洗净,以细麻绳串之,按次序摆放于竹席之上。”

然后又对周围的捕快说道,“你们寻个地方,挖出一个地窖,需长五尺、宽三尺、深两尺,于其中堆放炭火。”

在场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照杨清源所说在做。

杨清源见状连连摇头,要改革司法,不仅仅修订律例那么简单,相应的司法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比如整个渝州郡中,竟然只有一个经过系统培训的午作,这……

当然这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午作培养起来,相比于一般的刑律人才要复杂得多。

学习午作之道的学子,比如先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然后在传授以验尸和痕迹检验之道。

换源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单是在大理寺刑律学院中就要学习三年,毕业之后,还需要前往大理寺或者刑部实习一年,才能正式就任一郡午作。

人才难得啊!

直至地窖四壁通红,杨清源才下令除去炭火,向着地窖之中泼入好酒二升、酸醋五升,然后乘着地窖里升起的热气之机,把尸骨放入地窖之中,盖之以草席,蒸一个时辰。

一旁的一个学徒眼前一亮,“敢问杨侯,这是否就是蒸骨验尸之法。”

“是啊!怎么,你听说过?!”

学徒面色一红,“小子只是从一本古籍之上,看到过这办法,此法到底该如何施行?其中有何诀窍?小子是一概不知!”

除了大理寺刑律学院之外,其他的午作基本都是师徒传承的职业,根本没有系统的理论。

杨清源看着此子,心中点头,或许可以给个机会,让他去大理寺刑律学院进修。

大周的法医学人才,实在是紧缺啊!

一个时辰之后,杨清源差人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

今日的天气也是极好,阳光普照。

杨清源迎旭日之光,开红油之伞,然后半蹲在尸骨旁边,仔细观察。

杨清源虽然面上表情不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