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寸土不让(2 / 4)

儿娘商量小满之后的伙食问题。

朱传文摇着头无奈的上了自己书房,还真是飞来横祸,看来晚上得问问鲜儿了。

书房中,虎皮椅子前的书桌上分门别类的摆满一份份手写的报告,总的说字迹都是工整的,但是字体嘛,各成一派,各有特色吧。

当时间进入1908年12月的时候,按照汉耀的惯例,年会就该筹办起来了,各地掌柜开始纷纷撰写各自一年的发展报告,并通过个各自的渠道交到了冰城。

冰城的汉耀厂子自然做到了心中有数,而桌子上这些便是小青山的报告,另外还有着猎人部门的一份黄色情报。

先看小青山的发展吧。

一年里,小青山两个矿场人数还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基本已经是按部就班的完成着采矿的工作,因为都是露天矿,并没有什么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

而且汉耀两处矿场使用炸药的工人现在都已隶属火药厂,前有曲正乾立规矩,后有毛光廷完善制度,两人都是吸取着徐建寅被炸死的教训,对于火药的管理颇为严格,人员也是搭乘火车不断轮换培训,火药使用安全方面从未出过一点儿问题。

再说两处矿场的产量,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11月底总共1整年的时间里,煤矿厂工人1700多人,总计开采煤矿57万多吨,除了运到冰城的三分之一,多的储存在小青山火车站的3座煤场里,堆积成了一个个煤山。

铁矿厂工人1200多人,总计开采铁矿石42万多吨,也是小部分运抵冰城,另一部分储存在铁矿厂矿区,这些暂时都可以称之为汉耀的战略储备。

也是汉耀炼钢厂如今的规模,着实吃不下这些量。

除了开采与储存之外,小青山聚集区的发展是也是颇为亮眼,因为有着完整的规划,一座依托煤场形成的小镇正在逐渐成型,现在的小青山聚集区,已经逐渐成为了科尔沁草原上一座蒙汉杂居的重要据点,目前有着2万多户,将近5万人常驻,剩下有着2万人的牧民属于流动人口,在过冬的时候,这些人会带着帐篷驻扎在小青山聚集区的外侧,这里充沛的物资能让他们更加无忧的渡过冬天,但都是牧民中属于上层富裕的群体。

“唰唰唰!”朱传文的笔在上面勾勒着,这样的人口规模,零星的草原手工业作坊,让朱传文再次动起了念头。

得消耗那些煤矿和铁矿啊,粮食可以存着,消耗也快,但是铁矿、煤矿这些东西存着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全卖了朱传文又是舍不得,或许可以在小青山成立一个以钢铁为主,辐射周围牧区的基地。

朱传文打开了自己本子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案,这是后期开会汉耀众掌柜讨论的一个议题,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自己现在手头上的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待写下一些想法,朱传文又拿起了猎人部门的黄色等级文件,里面赫然记录便是吉省的一些消息。

而远在奉天的徐世昌,同样拿起了一份吉省发来的军报。

他的继任者已然由清廷确定,是原云贵总督蒙古八旗籍的锡良。

要说这位号称“水晶狐狸”的晚清重臣最大的能力是什么?

除了理政能力,在有的可能就是交际!

这交际委实有点厉害,可以叫做新旧通吃!

按现在的说法,徐世昌绝对有社交牛逼症,他生于河南、祖籍浙江,其祖辈曾落籍津门,自做官后,凡遇以上三地人士,徐世昌皆称同乡,在现在慢慢演变成清廷上下,改革派,保守派,这位“狐狸”总能说上话。

而这位属于保守派的蒙八旗锡良,也是他的熟人之一。

锡良的调动更是衍生了合肥李家最后一任总督,李中堂之弟,李鹤章之子李经羲,担任了云贵总督,自此合肥李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