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汉耀技术援助(3 / 5)

了联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事儿倒是让朱传文松了口气,至少给艾隆公司在美国找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合作伙伴。

广播公司往后总算是能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了。

而根据朱传杰这小子的后续计划,盈利颇高的广播公司还会在摩根财团的引荐之下,与美国的各个大学展开合作,模式就是欧洲实验室的模式,算是属于对学术界的资金支持,也算是对美国各个大学的捐款。

艾隆收音机还得不断的研究,更新换代,矿石收音机终究是一个要被时代淘汰的产品。而相关联的无线电研究,那就是为了给汉耀的无线电通讯更好的添砖加瓦,起步不算晚,总能赶上美国人。

“那个,总理事,我这边……”曲正乾看完文件,细细揣摩了一阵,先是和毛光廷说了两句,在见毛光廷点头同意之后,越过他,将将文件递给了聂士则。

这一幕被朱传文看见,不住的说道,“老曲,怎么?看见上面的好事儿忍不住了?”

“是有点忍不住……”曲正乾搓着手,目光询问着楚可求,意思是你说完没?见对方点头,迫不及待的问道:“总理事,这上面说的是真的?”

“那意思我炮制了一份文件拿你逗乐子呢?”

“没有,没有,就是好事儿有点多,一下子没接受过来。”

“的确,好事儿是有点多。”朱传文笑着点头,不说未来桐木在世界的广泛种植,但就说现在可以说是清国独有品种,这种向着外国的大规模种植,还真是有点卖国的嫌疑。

朱传文都能想到,康大骗子在美国会怎么样的大书特书这件事情,汉耀的名声会被这位败坏成什么?也在朱传文预估之内,汉耀的几次没理那个保皇协会,可以说两方已经看着对方不顺眼的很。

但是桐树种植的事情,让摩根入股不是没有好处了,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汉耀的钢铁冶炼得到了美国钢铁的全方面扶持。

“鸭山那边的钢铁厂,就按美国最先进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曲正乾搓着手问道。

“嗯,你那个钢铁研究室这次算是派上大用处了,跟着老楚的人这次一并前往美国吧,为期一年,等明年鸭山的铁路一开通,部分人回来主持鸭山钢铁厂的建设,剩下的人在学会美国钢铁的技术之后,也开始陆续回国。

你这边做好人员的轮换,回来一批,派出去一批,等你的人回来的,你心心念念的冶炼研究所,我也给你建设起来。”朱传文说道。

桐油,在未来可以说和美国870个行业都息息相关,而在后世的美国南方油漆协会,可以说在整个美国的生产领域都有着自己发言权。

这一次,小摩根的眼光可以说无比毒辣,矿场、石油这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而桐油,有着艾隆公司的技术,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产业。当然,他也是足够谨慎,艾隆公司那边将技术成本算的很高,等于是拿着5成股份的钱买了4成的未来收益。

但是,这年头就是这样,有着生产资料的人就是牛掰。艾隆公司的实力摩根财团也是看到了,此举能让美国华人在美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堪比老摩根拯救美国经济,这可是一个种族的融入。

朱传文觉得,融入并不是一件坏事儿,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但是在后来确是个比好的时代。比如冷战期间的前二十年,东西两大阵营不断的体现着自己制度的优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那时候,可以说真算是科学无国界的典范,后来嘛,不提也罢。

而华人在艾隆公司的带领下融入了,有着发言权了,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相比起清国桐树种植规模,上千万人的种植,艾隆公司的这点,不值一提,甚至是后面还会出现常凯先生用桐油才能换取的美国援助法案注1。

而为了桐树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