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汉耀银行(3 / 5)

两白银,赔款的期限是39年,并且每年还是需要算利息的,39年下来,清政府一共需要赔款9.8亿两白银,以各省的关税为抵押,沪上在1910年需要承担190万两。

说起这钱还有个气人的事儿,清廷到灭亡还了十多年,而接手的民国政府甚至还到了1939年。其中美国最早放弃,还赔还了一部分;一战中欧洲国家甚至为了拉拢民国,也陆续放弃,也赔还了一部分。

而还到最晚的,恰恰是东洋小矮子,矮子政府一直没放弃要这笔钱,直到1939年,民国政府才正式宣布停止对日本的赔款。那时候,东三省都特娘没了,金陵甚至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小日本都打到了南昌!

说回还钱的事儿,庚子赔款在1910年里,沪上共计还190万两。

可是沪上的官员在8月时候,将沪上的官银拿来救市了,沪上主官当既请旨,请求从大清银行里拨付200万两,先垫上。大清银行、清廷交通银行、源丰润和义善源为首的钱庄,是清末清廷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撑。

和盛宣怀、李经楚争邮传部尚书一样,清廷中层官员再次开始了内斗,沪上官员开始弹劾沪上主官,说他以市面恐慌为借口,“恫吓朝廷”。

而京城那边,有着洋人在边上敲边鼓催钱,清廷立即将沪上主官蔡乃煌革职,并限令他在两个月内将经手款项结清。

从哪里要钱呢,就是沪上收取官银的源丰润钱庄和义善源钱庄。

当下两个月期限已到,义善源钱庄有着李经楚从清廷交通银行斡旋,拆借到了部分。而严家的源丰润钱庄,也算是靠着严家的老底子砸锅卖铁的给了。

但是,严家此时邀请谷庵升,不免有着从汉耀拆借些钱的念头,因为源丰润钱庄已经没钱周转了。这就和银行取不出钱来一样,对于银行业来说就是噩耗!

但是谷庵升会借吗?不会!汉耀的钱都是冰城统管,而他就是有,也不会朝着这个窟窿里填。

“王掌柜,庚子赔款的事儿算是了了,但是根据你这份情报,清廷有意从盛宣怀和李经楚两人中择一担任邮传部尚书,我觉的这事儿还没完。”谷庵升说道。

“怎么没完?”

“严家当初也是李鸿章的手下,可是论生意,严家比李家的大多了!想动李经楚,这严家必须得被清除了!”

“老谷,你说盛宣怀这次出手,就不顾忌和严家上一辈的私交吗?当初可也是他将严家严义彬的父亲引荐给李鸿章的!”

“仕途当前,哪管新人旧人!”谷庵升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你看文件中说徐世昌稳坐钓鱼台,不偏不倚,这事儿值得商榷了,李经楚是李鸿章的侄子,盛宣怀是李鸿章提拔起来的,这其中我觉得不免还有一个人!”

两个人此时对视了一眼,口型一动,不免都是一个袁字儿。

“袁世凯!”王可仁率先说道,“虽然他接替了李鸿章成为了北洋大臣,也算是接受了淮军一派的大旗,但是李鸿章一系并不认可这位,这次被罢免,其实也少不了这些李鸿章一系的人倒戈相击。

李经楚这几年和载沣走的很近,连带着严家都走近了,徐世昌之意未尝不是他想着惩戒一下这些人的缘由,只是做的比较隐蔽而已。

齐鲁农户暴乱的事情发生之后,清廷的很多红顶子可是不断的上折子,启用袁世凯的呼声很大啊!”王可仁将手头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但是盛宣怀依旧不是袁世凯一系的人啊!”谷庵升和轮船招商局的红顶子们走的很近,自然也能从字里行间揣测盛宣怀的心思。

“谁知道呢!李家现在还有人在广西任巡抚,据说马上也会提总督,可能盛宣怀根基浅吧!”王可仁说道,随即沉吟一下,“不过老谷,你发现没,自从袁世凯被罢免,乱象越来越多,很多,还真和这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