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夏侯练兵,郭图献计(2 / 3)

万,由鞠义统领。起初也只是想给公孙瓒找找麻烦,让他两头难以兼顾;当然也存了一旦公孙瓒兵败浑水摸鱼的念头。

不过袁绍却没有想到,明明是一招闲棋,无心落子,没想到鞠义尽然抓住机会,绕道上谷,兵围蓟县,阎柔也取得了渔阳之战,潞河之战的胜利,现在顺利南下与鞠义汇合。加上幽州各郡对公孙瓒早有不满,纷纷骑兵响应。现在公孙瓒退守易京,除了易京的两万兵马之外,只有蓟县一座危城。以前觉得不可打败的公孙瓒竟然一下败了,还败的一塌糊涂。对袁绍来说着胜利来的太快也突然了。

他现在想着的是,如果鞠义攻破幽州的治所蓟县,那么整个幽州从名义上也就被彻底攻破了。但愿鞠义不要攻打的太快,否则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进城受降。袁绍看着鞠义送来的战报和各路探马送回的情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袁绍手下还是有清醒的人,比如说谋士田丰。田丰上前说道,“主公,鞠义虽然绕道上谷,兵困蓟县,但是蓟县乃是边陲重镇。自我朝开国以来,至今屡有修缮。城高百尺,墙厚逾丈。加上当年刘虞经营日久,城中粮草充足。只要城中有五千守军,鞠义两万大军即使半年怕也难以攻下。到时候,粮草无继,师老兵疲,公孙瓒如从易京出兵,则鞠义必败。还请主公早日挥军北上,兵困易京,以为呼应,然后命人运粮草器械兼程北上,才是持久之计。”

“这个……有理。只是如今各将均领兵在外,剿灭黄巾余孽,孤哪有那么多士兵北上呀。”袁绍有些犹豫。

“主公莫听田丰危言耸听,岂不闻阎柔已经带兵南下,那么鞠义的兵马更为强盛,而且幽州各郡县均杀公孙瓒所致长吏,以迎主公。我看主公应上表朝廷,自请为幽州牧,然后命人加封这些郡县的官员,让其为鞠义将军供应粮草。一旦打下蓟县,则易京孤城不日而破,主公何虑之有?”说话的却是许攸。

这时沮授发话了,“主公我看元皓(田丰字)与子远(许攸字)所言均有道理。以在下看幽州军虽败,但根本未伤,元气未失。一旦不小心,逼得公孙瓒狗急跳墙,我军必然得承受很大的损失。如果主公只是想达到扰乱幽州的目的,那么鞠义已经成功了,可以嘱其相机行事,尽量杀伤公孙瓒的士兵,破坏他的生产,一旦遇到危险,迅速撤回冀州,以期将来再战。如果主公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打败公孙瓒,就必须果断放弃冀州南部的部分领地,只留张颌高览监视黑山军,不让其做大,剩下的部队和将官全部北上,兵围易京。集中冀州十万兵力,准备两年时间全部攻克幽州。子远说的封赏,也很重要。只是主公现在领幽州牧似乎并不合适,这些反对公孙瓒的郡县,其长官多为故幽州牧刘虞的旧部或者感念刘虞的百姓。主公如果打为刘虞报仇的旗号,或者帮助刘和的旗号,反倒容易团结这些人。等幽州大局定好,再请任命幽州牧不迟。”

……

这下众谋士你一样我一语的辩论开了。袁绍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谋士,而是谋士太多。他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不擅决策的人,所以下面的人挣得面红耳赤,他既做不了决定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宣布,“此事明日再议,容我好好想想”便到后堂休息去了。”

袁绍走后,众谋士不欢而散。大家走的干干净净,之余郭图一人。郭图看大家都走后,悄悄走到后堂,名一个小厮通禀袁绍,就说郭图有要事相见。

小厮进去,不一会儿出来请郭图入内。袁绍一见郭图问道,“郭先生,今日堂上不见先生讲话,现在可有良策以教我?”

郭图刚忙说道,“主公,在下对眼下的形势也做过分析,目前最要紧的既不是增兵,也不是封赏,您知道什么吗?”郭图故意调了调袁绍的胃口,“乃是一个人……”

“一个人?”袁绍听完也愣了一下。“先生究竟何意,不妨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