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去。第二日一早起来,发现准备送给袁绍的马匹和他们的战马被抢了个干净。那个自称袁绍的幕僚的卢毓也不见了踪影。好在准备送给袁绍的金银珠宝都没有丢,他们也不敢回去见乌延大人,只好带着金银珠宝继续南下前往易京。
他们在路上倒也想办法补充了一下马匹,虽然速度不快用了二十日左右倒也赶到了易京。乌桓的使者见到了高览,高览一开始对乌延的示好并不积极。不过阎柔是了解幽州形势的。现在蹋顿势力远不如前,难楼老狐狸则躲在濡水附近的草原不管中原纷争,这乌延倒是目前最大的一支乌桓力量。如果乌延投靠袁绍,对整个形势是非常有利的。听完阎柔的劝告,高览接受了乌延使者的礼物,并派人飞马报知袁绍。袁绍是好大喜功的人,对外族来降这种事,很是高兴,给了一个关内侯领右北平太守的官职。
使者回报的时候,乌延心里老大不快,因为之前他帮张纯叛乱的时候,当时张纯给他的是汉鲁王的封号。如今这袁绍太过小气,才给封了一个侯。但是心里不高兴归不高兴,现在自己一面面临蹋顿的侵扰,一面则因为幽州战乱不止,他那面也没有多少了粮草了。所以乌延带着几千战士以及整个部落男女老幼两万余人南下易京。
乌延领着整个部落南下。消息毕竟是瞒不住的,自然也传到了徐无山。本以为田靖会很担心,但是田靖却高兴的跳了起来,因为乌延的行为倒是给了田靖一个灵感。如果不能攻破高览的大营,但是能加速高览的粮食消耗可能会是个不错的办法。幽州各郡县现在基本上都反叛了公孙瓒,但是由于战事胶着,现在无论是袁绍还是公孙瓒都没有经历去管这些地方。如果自己做点手脚,让他们全部派兵去支援高览,或者倒是个加速高览粮食消耗的好办法。
田靖就假郭图的名字写了份劝降信,大意是说,当日鞠义军兵围蓟县,各郡县杀公孙瓒所致长吏,已经表明了立场。如今冀州军拥兵十万,与公孙瓒决战在即,当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而定幽州。而各位观望不前实为不智。因为冀州军胜了,袁绍也不会重用他他们;如果冀州军败了,公孙瓒又怎么会放过他们。所以提议各郡县尽起精兵,共聚易京,助高览消灭公孙瓒。到时候袁绍定然重重封赏,他们也不失荣华富贵。
书信写完了,田靖怕人一份份送到各郡县太守县尉手里。过了不到五日,各郡县尽起精兵,齐往易京聚齐。当然也有没有多少兵马,或者仍然观望的。但是光是这些人就够了,赶到易京的兵马差不多有两万多人。
高览实现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前来,但是都是反对公孙瓒的力量,自然要好好利用。各军安营,把易京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冀州原有五万多兵马。加上阎柔的一万多人,乌延的两万多人,以及各郡县来的援军,一下凑够了十万之众。
人数虽然多了,但是战力却没有上去。这么多人本来就互不统属。再加上高览的领兵能力也有限,因为不是谁都能像韩信带兵那样多多益善。转眼三月过去,但是易京的攻城之战却进展缓慢。虽然已经攻下了外围的五层壕堑,但是距离攻克易京城还有很长的时间。
这时候高览突然意识到,军中的粮食不多了,因为毕竟一下多出五六万人马,这粮食消耗自然大了些。高览军的粮食基本上全靠冀州供给,这个年代通过人力陆路运输,要解决十万人的粮草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已经快入秋了,但是今年整整一夏却没有一点雨水。再不下雨,只怕幽州和冀州今年的粮食都不要想有收成了。
没有办法高览开始控制军中的粮草,希望能多撑一些时间,这样就有可能等来冀州的粮食支援。而乌延的兵马和后来投靠的郡县兵马,因为粮食的减少对高览增加了一些不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