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煮酒论势,蛟龙入海(2 / 3)

。”

曹操笑道,“玄德心忧社稷,以国家为己任,操十分佩服。我会令朱零、路昭领一万精兵随玄德同去。只要袁术未出徐州地界,玄德便可便宜行事,不管是死袁术还是生公路,都不能让他活着到达青州。”

刘备领了曹操命令,回府之后立刻安排关羽、张飞准备兵马,又知会了糜竺、简雍让他们转移家小。因为这次脱困的机会来得太容易,刘备又怕曹操第二日反悔,愁得一夜没睡。

刘备到了城外校场点兵,那朱灵,路昭二将早得了曹操将领等候在此。刘备大喜,集合了两路人马共计一万三千余人出了许都,赶往汝南拦劫袁术。

袁术和袁胤领兵渡过淮河之后,便烧沿岸战船。夏侯渊曹洪忙着占据寿春,抢掠物资,同时占据更多的地盘。孙策则忙着巩固它在九江南部的战果。唯一召集回汝南的就是杨奉和韩暹,但是他们的兵马因为没有船只一时难以过河。

袁术原本是准备迅速撤往青州,与袁谭相会的。但是如今他们从寿春跑出来,粮草不足,也没有让士卒饿着肚子行军的道理。

袁胤认为杨奉、韩暹不在,平舆无人把守,定然是一个可趁之机。若能趁机占领平舆,或可有容身之处。最差也可以收集足够的粮草再北上青州。

不管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平舆不仅有人把守,而且这把守之人还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陈宫。

杨奉、韩暹给陈宫留下把守平舆的兵马不到三千,当平舆守军见到袁术的一万多兵马赶到城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弃城逃跑。但是陈宫阻止了他们,不仅阻止还告诉他们此战汝南兵马必胜。

陈宫的理由有三:第一,袁术如今新败,士卒毫无士气,而且着急北上青州,根本无心久战;第二,城中兵精粮足,又占地利,只要防守得法,别说坚持半个月就是两三个月都不成问题;第三,杨奉、韩暹将军的大军不日北返,他们若在城下拖住袁术人马,那么大军一到定可一战破贼。

既然陈宫作为主帅如此有信心,麾下士卒自然也不惧怕袁术,将士用命众志成城。结果硬是让袁术打了平舆城十余天,依然没有任何机会攻克。

袁术和袁胤商议之下,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边改攻城为围城,然后士卒抄掠周围村庄,尽可能收集粮草,然后向西北方向撤退。

就在这时刘备领着朱灵、路昭一万多人马赶到了汝南。陈宫和袁术和袁胤几乎同时得到了这个消息。袁术不敢耽搁,立马领兵撤退;而陈宫也迅速捕捉战机,派出精兵在后掩杀,哦那个是同时士人北上面见刘备,接应其兵马到平舆暂驻。

刘备见到陈宫的使者,听说袁术尚在汝南,大喜。令朱灵领两千骑兵继续追击袁术,只可骚扰,不可硬拼。让朱灵想办法拖住袁术的兵马,迟滞其行动。待自己领大军到后,在一举歼灭袁术。

当夜晚间刘备领大军在平舆城外扎营。陈宫邀刘备进城为其接风。刘备不好拒绝,让关羽和路昭紧守营寨,自己带了张飞、陈到二人入城赴宴。

陈宫见到刘备,招待十分殷勤。等酒国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陈宫屏退左右,问刘备道,“不知使君此次出征征讨袁术,可有长远打算?”

刘备故作奇怪道,“不知先生何意?刘备奉召讨贼,征讨袁术之后自然回许都复命。然后在朝中为官,尽心辅佐皇上。”

陈宫道,“刘使君素有仁名,难道不知道曹操表面忠于汉室,实则是大大的奸贼。若在朝为官,或者与曹贼沆瀣一气;或者不是曹操一党,早晚必被奸贼所害。而且曹操早有篡逆之心,如果不能除之,在汉室江山必亡于曹操之手。刘使君就算不为自己身家性命考虑,难道不为了大汉江山考虑?”

陈宫话说到这个程度,刘备却不好再装下去了,可是他所谋之事甚大,又不愿冒险将心事说与旁人。便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