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后继有人和泰山封禅(2 / 3)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2338 字 5个月前

升。

除此以外,民部的赋税收入,也超过了一亿两千万贯,几乎是大唐建国初期的十倍。

放眼四海,大唐已经没有对手,国土面积超过了任何的一个朝代。

朝廷的各级机构改革和军队的改革都非常顺利的完成了。

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功劳,陛下,微臣认为陛下应该去泰山封禅。」

「岑尚书言之有理,微臣附议。陛下,我大唐如今国力强盛,正是前往泰山封禅的大好时机。」

许敬宗也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我大唐如今威震四方,疆域辽阔,秦皇汉武也有所不如,微臣也恳请陛下前往泰山封禅。」

这么好的拍马屁的机会,大家自然都不会错过。

有一说一,此时的大唐确实是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强大。

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很强烈的感受到这个变化。

当然了,不同的人对这个感觉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

有些人在这个变化过程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有些人只是稍微变好了一些。

甚至有个别人觉得这个变化对自己来说是坏事。

但是整体来说,李承宗现在的威望绝对是非常高的。

说是一言九鼎,完全没有问题。

「我大唐如今富有四海,交通便利,前往泰山的道路也很是方便,不用担心会扰民。

在沿途之中,也可以让各地的百姓充分见识到陛下的风采,意识到我大唐的强大。

这个泰山封禅是完全有必要的。」

伴随着一个个史书上的名臣都主动的提出要去泰山封禅,李承宗也是心动了。

虽然封禅本质上就是一个祭祀活动,李承宗对这个东西不是特别的感冒。

但是你架不住大唐的其他人都认可这个东西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去泰山封禅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朕自然同意。礼部跟钦天监商量一个时间,到时候朕跟太上皇、太后一起前往泰山!」

内阁成立之后,刘仁轨和上官仪都被调到了内阁,成为一名内阁学士。

虽然品级只有正四品,跟正二品的六部尚书没有办法比。

但是权利却是一点也不小。

「刘兄,陛下这一次前往泰山封禅,直接把朝中大事都交给了内阁来署理,我觉得压力有点啊。」

上官仪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年纪毕竟还不大。

碰上这种接近于监国的事情,他还真是心中发虚。

大唐立国以来,就还没有碰到这样子的事情啊。

正常来说,哪怕是监国,也是太子监国。

但是大唐现在并没有太子,李承宗也没有那么快立太子的意思。

这倒是让王佳人有点郁闷。

「陛下对内阁的期待是非常高的,他曾经私下跟我说过,有朝一日大唐皇帝不理政务的时候,朝廷也还能正常的运转下去,那么内阁就算是达到了他希望的目标了。」

作为李承宗的得意门生,刘仁轨对于李承宗的想法还是比较清楚的。

虽然他也有些不是很理解李承宗为什么愿意把这个权利拿出来分给内阁。

但是至少内阁要做什么,他是心中有数的。

「这么一来,内阁的权利岂不是太大了?」

上官仪的这个疑问,应该代表了非常多人的想法。

内阁大学士就跟宰相一样,除了不能管军事相关的事情,所有政务都是由内阁在具体经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啊。

「陛下的想法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内阁的成立,是为了给皇权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