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丁不时的扔出一支手斧,命中锤匪士卒面门。
有人倒下,就有人往前顶。
张能手里捏着长斧,一旦前方盾牌被突破,他就要带着钩镰枪以及长斧士卒顶上去。
武大定站在半山腰上,看着被一截两半的川兵士卒,又被几轮齐射打的倒地哀嚎。
前后的出口都已经堵上了,这一次定要生擒那个赵光瑞,把他扔在南郑城下,令他开门叫降。
武大定就不相信,城内的官军还能顶得住?
自从遇袭之后,川兵的士气已然下降大半,再加上锤匪凶狠的火铳,一下子就打的他们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狼狈逃窜。
这波援军的士气已经崩了。
本来就是靠着二两银子拼命赶路来的,现在银子没领到手里,反倒昔日的袍泽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
他们纵然是想要拼命,也没得多少厮杀的机会,就被打死在原地。
武大定听着各处传来的捷报,官军毫无招架之力,都在喊着投降。
武大定稍微思考了一会,便决定接受这帮人的投降,将来大帅还得打四川,用得上这帮熟悉地形的人。
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些兵样子,让其余川兵瞧瞧,跟着我们锤匪是啥日子。
随着武大定的命令,山腰上多出传出放下武器,趴在地上举着双手才准许投降,谁要是敢有异动,立即打死。
听着锤匪招降的话传来,赵光瑞脸上越发的焦急。
他麾下士卒已经尝试突围了五次,把盾牌都打破了,从而撕开一道口子,可还没等他领兵冲出去,就被锤匪迅速补上干掉。
眼瞅着面前士卒死伤惨重,尸体堆积的不成样子。
当然还有倒地未死嚎叫的伤兵,无疑在刺激着赵光瑞的耳膜。
终究是他一步迈入陷阱,导致敌众我寡,无法突围。
「将军,我们降了吧。」
听到周遭士卒的叫嚷,赵光瑞不愿让他伯父赵率教的名声受辱,拔剑自刎而死。
赵光瑞在战场上自杀后,其余川兵没了主心骨,或者说是主将直接不管他们了,更是纷纷开始跪地投降。
张能瞧着这波川兵喘着粗气,方才还拼死突围,这才打了几波,就冲不动了?
待到降卒指着赵光瑞的尸体之后,张能方才放下心来。
不得不说大明的将门之后,还是稍微要点脸面的。
前有曹文诏血战数里,突围不成,拔剑自刎。
这个赵率教的侄儿也不逞多让。
待到武大定从尾扫到头的时候,听到张能的汇报,直接叫人砍下赵光瑞的人头,挑在旗杆上,些许一会,再返回南郑县城外。
为大明而死就死呗,老子才不会同情他呢。
什么他妈的大明忠臣,老子杀的就是大明的忠臣!
武大定就是这样想的。
我跟他又不是一伙的,自杀算什么本事,就算将来被围,也得战到最后一刻。
得胜的队伍骑着战马返回南郑城外,其余俘虏和伤兵自是留有大
部队。
南郑城外突然爆发出一阵阵高呼声。
赵光远小心翼翼的蹲在城墙上,掏出单筒望远镜向外看着。
只见旗杆上挑着许多人头,还把大明的旗帜给插在阵前。
他不知道是哪支队伍的明军被锤匪所杀,大明军将不像锤匪一样,出征的旗帜上写个主将的姓,以此来区分。
如果不抓几个明军的舌头,当真是询问不出来,他们的主将是谁。
总而言之,兴许是为了保护明军大将,才会如此设置的。
武大定对于明军的军制倒是没有太多的研究,他不仅带来了人头,还带来了几个战俘,叫他们去城外喊话,告知他们此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