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清兵才闻讯,出动两万骑兵追击,企图夺取粮食。
行至沙河堡,清军分四股追击,遭到明军炮火袭击。
清兵一无所得,还因追击遭到埋伏,只能从原路撤回。
明军护送数百辆大车,装载一万六千石粮食安然进入锦州,说明清军并没有把锦州围住,也没有把宁锦之间的交通线封锁起来。
或者说他们屡次对明军的小规模冲突都取得了胜利,根本就没把明军给放在心里,认为他们不敢出城。
而那些谍子传回来的消息,也是许多明军都不敢运送粮食去锦州等地,故而清军越发的骄狂起来。
所谓围城半年之久,锦州城里人出城田猎,车牛挽运军粮,任意往来。
这证明清军围锦是不成功的。
或者是说有意放纵,方便他们联络城内的内应获取消息来源,兴许也是为了迷惑祖大寿等人。
总之,明军这一次成功运粮食,主要是清军出现了极大的失误。
皇太极曾明确规定了“由远渐近”的围城方针,但是诸王贝勒并没有认真执行,甚而加以违背,自行其是。
多尔衮、豪格、阿巴泰、杜度、罗托、硕托、阿山、谭泰等,在他们执行围城的任务时,擅自移军,退到国王碑(地名,位锦州东)以东,在离锦州三十里的地方驻营。
不仅如此,他们私自决定,每牛录甲兵三人回家一次,后又以每次甲兵五人、每旗章京一员轮流回家。
多尔衮等人的错误决定导致了严重后果。
围困锦州的清军部队大量减员,军心涣散,无心围城。
城内明兵和百姓得以随便出入,粮草不断运进城。
锦州城内的明兵马匹都在别处牧养。
出关援锦的兵马也都退回休整、养马。
可以说,多尔衮等人有时候打打仗,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糊弄事的存在。
他们抢掠习惯了,这种费力还没好处的事自是有些不上心!
皇太极得知这个情况,大怒:“这样相持下去,迁延时日,何时能得锦州!”
他一天怒气未消,特派专使前往营地调查此事,并指令给予他们以应得处分。
张存仁及时分析了围城不见效果的原因。
他在奏疏中写道:“我大清兵开始围困义州,又围困锦州,如猛虎围困猪狗,大明猪狗不敢与我军猛虎对抗。
至今他们犹奋螳臂当车,属实是不知道我大军的厉害。
虽然以明廷统帅的才智不能抵抗我大清,可我大清士卒围困不严,让明将得偷偷运粮接济,才苟延残喘到今日。”
总之就是多尔衮他们没有好好办事找了个借口,分析了以往围锦失利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围锦的新措施。
来年春天大兵攻锦州,或挖壕,或炮击,不克不止。
臣料城必得也,城内的蒙古士卒自会生变,在城中四处作乱。
若是不这样进行,想要拿下锦州,亦无定期。
若欲久困,必绕城筑台,兵围数匝,始可得也,犹如围困大凌河旧事一般。”
他主张围锦,攻松、杏、塔山三城,而锦州不攻自破。
“松山、杏山、塔山,乃锦州之羽翼,宁远之咽喉也。
此三城不破,宁锦之胆不丧。
三城之中,惟塔山可取。
其城在两山之下,若从山上以炮击之,其屋室自坏,不多费力,而城可得矣。
城一得,锦州之羽翼折,而宁远咽喉塞。
羽折喉塞,宁锦之胆自丧。”
清兵“围城不严”,围城又不得法,是它失利的基本原因。
现在皇太极开始发怒了,毕竟耗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