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他们内心也不喜欢满洲旧俗,而向往中原的繁华生活。
现在阿巴泰率领远征军前往中原掳掠,为覆灭大明做好准备。
可现在未曾没被大明给反杀,被冒出来的泥腿子锤匪势力给截杀了!
大清何时有如此大的溃败?
先前他们得知孔有德身死还只是觉得他运气不好,如今连阿巴泰都被阵斩,那就更不用说锤匪士卒的战斗力有多强。
如今连最会指挥作战的皇太极都死了,他的儿子们怎么可能支撑起大局来?
加入满清的汉人大臣们,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
也不乏有投机者,开始给祖大寿写信,但这一次却不是劝降,而是希望问一问锤匪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以前的老关系在,万一锤匪真想要覆灭大明,不如拉兄弟们一把。
因为我们最开始也是想要搞死大明的!
大清的皇帝死了,下一个继任者,对于他们这些汉族大臣是怎么样的对待,谁心里都打鼓。
但是满清的高层们这些日子可是剑拔弩张,许多人都在暗中串联,为了自己今后的荣华富贵,绝不能退步。
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诸王会议上,代善主动提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这是尽快结束不安定局面的有利举动。
不料豪格不知道被谁给灌了迷魂汤,想着来个三次三让,他当众自谦退让。
结果如此愚蠢的做派,让两黄旗等支持他的大臣大为失望。
都什么时候了,你不抓紧上位搞这出?
真以为你有爹那种控场的本事?
而多尔衮一方态度毫不动摇,正是打蛇随棍上,你不当正好由多尔衮当。
但是两黄旗的大臣们不乐意!
多尔衮当政,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还就更成了对战锤匪的炮灰。
双方剑拔弩张,一副要死就死,大不了厮杀一阵。
代善不得已退而坚持两黄旗大臣“立皇子”的倡言。
双方意见仍不能统一,两黄旗大臣佩箭而前,再一次以武力要挟,非立皇子不可。
气氛十分紧张之时,代善表示“老不予知”朝政,退出会场,济尔哈朗也随之退出。
第三方中立势力退出。
剩下的三对二,实力差不多。
总而言之,谁也不能火并当场,毕竟皇上的尸体还停着没下葬呢。
那就更有理由斩杀某一方势力。
代善此举并非真心“老不予政”,而是支持两黄旗大臣向对方施加压力的一种暗示。
故而多尔衮见无法再坚持,力求稳妥,绝不能在阿巴泰战死消息,十万人马无法回来的消息彻底爆发之前,又来一次火并。
那当这个皇帝也就没什么必要了,完全是给贺今朝平定辽东做了嫁衣。
多尔衮便机智地提出立福临的折衷方案,代善也就不再坚持,大家宣誓拥立福临继统。
但多尔衮并非真心相让,只是调和矛盾的一种高明策略。
虽然表面上都各安其位,实际上斗争并未结束。
阿达礼等人还在为多尔衮“正大位”积极奔走,两次争取代善的支持时,代善先是教训他勿要再生他意,后更明确警告他祸必立至,并亲自将他俩的阴谋活动告发。
阿达礼的活动绝非孤立的、偶然的行动,必然受多尔衮的操纵和指使。
代善揭发就等于揭露多尔衮,等于将多尔衮一军,看他如何表态。
不想多尔衮心狠手辣,为了保全自己,不惜牺牲同党,连夜阿达礼及其家属全部逮捕处死,杀人灭口,这是代善始料所不
及的,代善在斗争才智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