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识破(3 / 4)

锤匪暗中勾结,有猜测也不会早说。

然后就被济尔哈朗给拦住了,哪能上来就砍人呢。

总之,自从皇太极死后,顺治上位,每次议政都充满了火药味。

带刀在旁,那简直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多尔衮借机开始斥责豪格,想法子给他定罪名。

要不然一次次的,谁知道那一次议政的时候,双方就发生火并了呢!

洪承畴稳坐在一旁,心中暗道可惜。

若是这般诡谲多变的形势和重重困难,满清的重担真的落在了豪格的肩上,只会凶多吉少。

随着济尔哈朗的劝谏,豪格也忍下来坐在一旁。

倒是豫亲王多铎心中颇为不屑,别看豪格外表看起来火爆,可真实性子可软弱了,别人稍微给他点台阶他就下去。

若是真的当众发难砍死洪承畴,谁还会为洪承畴出头不成?

反正他死了也就死了。

怨不得他当不了皇帝!

否则就凭借豪格年壮,又素有军功,手里还有实力,在关键时刻悠游寡断,这让手下支持他登基的人大为失望。

还不如另立新君,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就行,至少大家不会跟着豪格一同死去。

待到安稳住了众人,多尔衮这才开口询问洪承畴可是有什么应对方法?

洪承畴瘦削的嘴唇微微动了几下,最终摇头道:

“大清新拜,百姓闻锤匪之名自抖,若是出兵朝鲜,那正合了贺今朝的战略。

他想要大清分兵,最好把你们部分精锐拖在朝鲜的泥泞当中去,短时间内无法回来。

然后他通过蒙古人,再伺机劫掠盛京周遭,烧毁粮食作物,让大清秋收无粒。”

众人的脸色皆是不好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

多尔衮面色也同样凝重,他就听着洪承畴的翻译继续说道: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只能保一样,建议保住科尔沁部落,方为上策。”

朝鲜丢了就丢了,反正以前都没有拥有过。

那个地方这些年来也是干旱连连,百姓也都活不下去了。

“不可。”多铎当即站起身来高声道:

“朝鲜杀了英俄尔岱,他是大清的使者,我们就这么不闻不问,那还如何能服众?”

洪承畴听着翻译的话,当即闭口不言。

反正只要多尔衮不问他,他就不往外说话。

“那你说怎么办?”

“上一次我们掳掠了五十万朝鲜人来当奴才,这一次我们再掳掠五十万人来定州右卫、盖州卫等地为我大清种田。”

“可以。”

多尔衮颔首,英俄尔岱是他正白旗的人,绝不能死的这么不明不白。

朝鲜的说辞,是拿他当傻子哄骗。

多铎看着豪格道:“不如让肃亲王出征,如此也正好显示我大清威风。”

“可。”

多尔衮应下。

豪格同多铎的关系表面上不好,但背地里还行。

豪格便没有多说什么。

“只要我军出征,朝鲜必然向锤匪求救,冬天海水冻上,锤匪必然无法大规模出兵支援,朝鲜王感到上当受骗,今后也就不一定会投靠贺今朝。”

多铎深知,只有大明才是朝鲜的心头好。

像贺今朝这种覆灭大明的人,不一定会让朝鲜掌权者们真的臣服。

矛盾都是挑拨起来的。

议政就这么结束,豪格被顺治下旨领军两万,攻略朝鲜。

满清接到消息快一些,但确切的消息,也稍慢送到了京师贺今朝的手上。

他看着硕托写出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