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一段旅途的终点(4 / 8)

另一边贺景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笑了笑,然后便与翠儿走过学堂大门,继续去游赏这平江城的风土人情了。

很快,两人就这样慢慢走远。

而与此同时,名为致知的小学堂里,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男童则正有些崇拜的与同伴小声感慨道:

“喂,这魏长天好生厉害啊,咱们背的诗里我觉得属他作的最好!”

“听我娘说这个魏长天不光作诗厉害,打架也厉害的很呢!”

“我还听说皇上都要听他的呢!”

“真的么?那他一定很聪明了!”

“这还用你说,就是不知道他跟先生谁更聪明一些。”

“我觉得是先生。”

“我觉得先生或许不如他.”

“.”

窃窃私语中夹杂在背书声中,有清风过窗,拂动堂中孩童垂髫。

而那“先生”便就坐在一面屏风之前,手中捧着一本古书,表情温和平静。

既然孩童们会拿此人与魏长天作比,就说明在孩子们心中此人的才智极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致知书堂才开张不过三年,规模也很小,但送来的孩童学的总要比别家书堂的好上许多。

甚至有时有孩童家中遇到些麻烦事,他只用三言两语便能令人茅塞顿开,只要按他说的办,什么问题便都能迎刃而解。

如此一来,这个年纪并不大、估计只有而立之年的先生便也被很多名门大户看中了。

有人想请他来府上给自家子女做私教先生。

有人想请他做谋士。

还有人想与他合伙做生意,本钱不需他出一分一毫。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不论哪一个,赚的钱、收获的名声势必都要比在这里开学堂来得多。

但这人却统统回绝了,三年间就守着这小学堂教书育人。

哦,他还娶了一个很普通的娘子。

是城里一户寻常人家的姑娘。

长相算不上出众,身段谈不上玲珑,更没有与他相匹配的学识。

不过为人和善、踏实本分。

更关键的是,姑娘待他很好。

“相公,下堂了么?”

门帘轻轻掀开,一身布衣的女子探进一个脑袋,小声说道:“子时了,该吃午饭了。”

“师娘好!”

“师娘!”

“见过师娘!”

还未等先生开口,堂中孩童便嚷嚷作一团,看得出对这位师娘很是喜爱。

而那先生也笑着摆了摆手,孩童们立刻丢下书本,飞也似的跑出了学堂。

“哦!下堂啦!”

“回家吃饭喽!”

“.”

跟一群脱了缰的小马似的,不多时,堂中便只剩一男一女两人。

“相公,快趁热吃吧。”

“你最近几日咳嗽的又厉害了,我便熬了些梨粥”

一面说着话,一面从食盒里取出一只小瓦罐,几碟小菜。

饭菜的香味萦绕在空气里,正午温暖的阳光正惬意。

“好。”

先生笑了笑,盛了一碗粥先摆在女子面前,然后才给自己又盛了一碗。

两人相对坐着,一面闲聊几句家常,一面喝粥吃菜,清风翻动书页,有货郎在窗外街上叫卖,远近的声音里满是人间烟火。

如果要形容一下这幅“夫妻恩爱”的场面,那男人无疑一口气便能说出许多典故和成语。

而女子没读过书,估计是说不出来的。

不过她却知道自己早已认准了眼前这个男人,所以才会心甘情愿的对后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