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利益。
总票房的百分十几的发行费还是太高了,这笔钱与其让别人赚,还不如自己赚。
只是自己从无到有的铺开一个渠道太慢,太麻烦,他本人更倾向于收购一个现成的发行公司。
还有一个就是线上票务平台,这个平台,他看上了时光网和影托邦。
时光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媒体与电商服务平台,拥有电影媒体门户、直播与电影衍生品电商业务,从影讯查询、在线订票与选座,到正版授权的电影衍生品。
时光网的估值在两亿左右,有小道消息,万大看上了时光网。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陈屿也可以宣告放弃了。
还有一个是影托邦,与时光网,猫眼,淘票票的服务对象是个人不同,影托邦的服务对象是企业。
影托邦为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观影卡、营销礼品卡、积分兑换电影票、电影娱乐营销等服务。平台覆盖全国 6000 +影院,支持在线选座,支持多种在线支付及兑换方式。
拿下了影托邦,陈屿等于也有了自己的发行公司。互联网o2o全新发行模式,线上精准运营,锁定票房。
这种发行方式猫眼电影玩过,而且玩的很好。
回顾国内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2008 年,国内首个线上票务平台——格瓦拉成立,从此打开了国内电影在线购票的大门,解决了线下实地购票排队久、购票渠道单一的困局。
随后,2010 年-2013 年,蜘蛛电影、抠电影、美团电影、时光网、企鹅电影票等相继成立。而美团电影开启的电影团购业务,也为电影在线购票贴上了“优惠”“低价”的标签,也是在此后,电影在线购票市场开始展现出它的威力。
2014 年,美团电影更名为猫眼电影后,参与发行了电影《心花路放》,并借助大规模票补夺得了当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同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在线购票占比首次超过了 40%,在线票务进入了新阶段。
自此,bat 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涉足电影在线票务这一业务板块,某宝电影(淘票票前身)、微票儿、糯米电影等相继出世,在资本和流量的优势之下,他们迅速占领市场,并成为主流电影线上票务平台。
但是随着行业逐渐饱和,电影在线票务平台之间的竞争和垄断也逐渐加深。
到了后世,猫眼和淘票票成为了行业内的两大寡头。国内电影的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中,猫眼、淘票票分别位列在线票务市场前二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86%。
陈屿要做的就是加速布局,这点,后世的抖音也有做。他们同样收购了影托邦,并入到了抖音系统中,并且更名为抖音电影票。
抖音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
售票业务对于抖音和猫眼、淘票票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业务地位,在抖音的电影业务体系里,电影宣发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现在推出的售票更像是给到宣发的增值服务,而猫眼、淘票票则是以售票为核心业务。
因此,就算照着学,陈屿也要学的像学的好。2015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 440.69 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
电影行业的发展,为在线电影购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