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老杨将死(1 / 2)

“唉,澶渊之盟虽然给宋辽之间带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但直接影响便是,辽人越发看不起我们宋人,把我们当成了想宰便可以宰的羊羔。”

范仲淹叹气道:“为此,老夫一直主张对待外族绝不可手软,必须利用筑城修寨进行积极防御,确保敌人打不进来,而后寻找机会反攻。”

“后世推测,造成宋朝之所以畏敌如虎的原因就是雍熙北伐的失败。”

江逸跟着说道:“这场发生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的战争,是为收复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人的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当时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最初三路大军获得了势如破竹的胜利,收复了不少失地。”

“雍熙北伐……”

范仲淹听到这四个字,心中不由倍感失落:“这一战后,大宋的皇帝和文臣就被打怕了。”

“当年,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东路军曹彬又在岐沟关被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不得不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让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可惜监军王侁shēn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将军陷入重围,杨业将军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范仲淹眼角泛出热泪。

江逸和观众们注意到,范仲淹提到了杨业两个字。

“杨业?那不是杨家将里面的人物吗,是真实存在的?”

“楼上你这都不知道,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杨门女将是不是真的我不敢确定,但杨家将那可是确实存在的!”

“我之前也知道大宋存在杨家将,但没想到居然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现在也算是涨知识了!”

许多观众默默地说道,可一听到杨业竟然和大部分影视剧里的结果一样,都是壮烈牺牲,大家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这个时候的宋太宗,还算是有点骨气的,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可惜,潘美和王侁这两家伙实在是太不道义了,压根就不顾及杨业的死活,导致一代名将就这么陨落。

虽说历史上的潘美倒也没有影视剧中的潘仁美那样不堪,也是妥妥的开宋元勋。

但,潘美在杨业这件事上的确出了重大差错,先是判断失误导致损兵折将,再是提前撤离了和杨业约定歼敌的地点,把杨业彻头彻尾地卖了。

杨业,一个对华夏观众而言,只活在影视剧形象中的人物。

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既然对话到此,又怎能不让观众们一睹杨公之威?

江逸心念一动,时空之镜骤然变化。

一行文字缓缓出现,告诉了观众这一段的背景:

“雍熙三年(986年),在曹彬的部队出师不利,宋真宗下诏各路军马撤军,并命令潘美等人在撤军之时,保护朔、朔、云、应四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

“当潘美与杨业引兵护云、朔、寰、应四州民南徙。至朔州狼牙村,辽国萧太后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军队十多万人,再次攻陷了寰州,杨业和潘美一行,迎来了重要抉择……”

画面之中,一副军帐浮现在众人眼帘。

年过五十的杨业穿着一身大宋铠甲,器宇轩昂,浑身上下皆带着久争沙场的肃杀之气,不怒自威。

他看向坐在帅案上的主将潘美,说:“将军,现在辽兵兵力、士气很旺盛,我们不能和他们交战。”

“朝廷只是命令我们护送这几个州的百姓,我们只需要带领部队从大石路出发,先派人秘密告诉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到大军离开代州的那天,命令云州的部队先出发。”

“到那时,我的部队驻扎在应州,辽人必定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