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走不开(2 / 4)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4363 字 6个月前

“糜公稍待片刻。”邵勋听到亲兵的禀报后,在田野中挥舞着镰刀,大声道。

“小郎君自便。”糜晃回道。

他方才看得很清楚,邵勋的脸晒得有点黑,但透着一股红润,说话中气十足,与京中很多服散纵酒的士人完全不一样。

那些人皮肤白皙,有的还很俊秀,十指不沾阳春水,比女人还白嫩。

刚刚被杀的尚书郎何绥,乃开国功臣何曾之孙。

何曾奢靡无度,每天吃的饭菜就要花费一万钱,他还抱怨说没有值得他下筷子的地方。

何曾之子何劭,日食二万钱。

何绥、何机、何羡兄弟,在此基础上变本加厉,比祖父更加奢靡。

何绥死后,家财多半保不住,虽然司徒没有下令抄家。

这世道,唉。

上面那一群人但风花雪月,下面的人流血流泪,上下隔绝。连接两方的,要么是上层中少数体察民情的,要么是下层中少数跃升至上层的,但这两类人都极少极少。

邵勋属于后者,他带着一群属官下地干活,未必是要折磨他们,可能是想让他们多了解下农事,知道田舍夫的不易。

有的人完全不在乎田舍夫的死活,死命压榨。

有的人是真不知道田舍夫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压榨起来没個数。

邵勋大概是想挽救后一类人吧。

庾琛家那小子,本是极英俊一少年郎,现在晒得黝黑黝黑的,被邵勋折腾惨了吧?

糜晃随意走动,继续看着。

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人在打磨石盘,应该是要制作石磨磨麦。

大旱之际,很多水碓没法用了,畜力磨盘是最好的选择。

这玩意在士族豪强的庄园内并不鲜见,不然他们也没法吃胡饼、蒸饼、汤饼之类的面食了。唯在下民之中较为少见,因为他们一般习惯种粟。

不知不觉间,司州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习惯开始改变了啊。

有的人,在试图改变这个天下,造福生民,壮哉!

几辆马车顺着铺好的路行了过来。

一位头戴帷帽的妇人下了马车,手里还提着食盒。

她身后还跟着十余护卫、仆役,这会纷纷从车厢内取出食盒,静待吩咐。

“噹”声响起,赫然是军中退兵的钲声。

邵勋直起身来,稍稍捶了捶腰,与属官们说说笑笑走了过来。

军士、屯兵们也陆续收工,前往另外一侧,排队领取粟米饭、咸菜、鱼汤。

原来到吃饭的时候了。

农忙之际,一日三餐,非常不错了。

糜晃与邵勋等人一一见礼寒暄完毕。

邵勋告罪一声,来到路边的榆树下,惊喜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妇人掀开帽檐下帷幔,竟然是范阳王妃卢氏。

在看到邵勋一脸惊喜、不似作伪的表情时,心中一暖,暗道我来送个餐,他这么高兴么?想着想着,竟然有些欣喜雀跃。

“郎君刈麦辛苦,妾在家中做了一些饭食,却不知郎君喜欢不喜欢。”卢氏仰着脸说道。

“薰娘做的,我都喜欢。”邵勋轻笑一声,拉着卢氏的手上了马车。

糜晃瞟了一眼,便不再多看。

竟然是范阳王妃,为何不是……她?

“糜子恢来找郎君,是不是又要出征了?”车厢内有个小案几,卢氏一边摆弄着餐碟,一边问道。

“可能是吧,但我现在走不开。”邵勋接过蒸饼,咬了一口,味道不错,又连吃两大口。

卢氏看邵勋非常喜欢她做的吃食,心下忍不住喜悦,旋又想到眼前这个男人要出征了,心中怅然若失,刚找到一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