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物资大抢运 海归派叛徒2(4 / 6)

股攻 代满哥 3760 字 4个月前

让杜小娥更加吃惊的是,李家泗察觉到最佳时间窗口,马上展开大规模的运输行动。刘云龙汇报命令,这是一场国民党战区的统一行动,没有提前计划,只有随机行动。

第一批来的大量官兵是战区司令部的警卫团,带队的是杜小娥见过一面的中将参谋长,他负责整条运输线的安全。随车武装护送是一个加强团。经过简单的协商,杜小娥的协助任务是委派三个连就可以。车队前放一个连,车队中间放一个连,车队押尾放一个连。三个连是护送机动部队。战区司令部会在沿途分派小部队为车队保驾护航。

计划刚协商决定,一支五十辆的高级无牌轿车的车队赶来,为首的说是韩少武的岳父,是去当县长的。豪华车队阵营,让中将高参只说华人首富真有钱。五十辆高级轿车,基本上是每辆车两三位,后排空闲,为首的要求护送伤员。中将参谋长大喜过望。

杜小娥命令下达,车库待命的部队,车库开出四辆军车,满载一个连的实弹荷枪的官兵。车队排在道路最前面,随时准备出发。轿车车队能有资格坐上的都是受伤军官和重伤员。这时,从机场方向又过来两辆装满医疗物品的武装护送,形成第一梯队。

轿车车队还在装运伤员,准备出发,一大批卡车车队驶入军控道路。带队的是赵劲松,是一群生意人和跟班。这批人大约三千多人,分乘六十辆卡车。杜小娥和赵劲松互相不认识,赵劲松说明关系,杜小娥同意赵劲松的团队随车行动。这三千多人随车行动,去时负责押送物资安全,返回就由押车人员在苏南各地抢运粮油物资。这六十辆空车开始大规模装运伤员。

高小杰的大车队赶到时,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协商更简单,高小杰交待手下和赵劲松的人,驾驶室三个人,司机一个,赵劲松的人一个,警卫团的武装护兵一个。赵劲松的企业有数万人在为他工作,黑手银行有二万多人工作,谁都不缺司机。

简单沟通,临停上人,第一波大车队是汽油车队,易燃易爆品,全是军方护送。当杜小娥知道护送的是三十万桶汽油时,立即明白为抢运,今晚是最佳时间窗口。天空上的飞机那是往返不停,日特的主力全在飞机上的乘客安全。

高小杰和中将参谋长协商动员多少辆空车,军医院院长最有发言权,高小杰一个电话确定卡车数量。

道路非常宽敞,少数伤员们都坐上空车,不时和临停的车队混成一队。六十辆空车很快载满,数万伤员在军营路口边等待空车。满载货物的车辆还是一眼望不到头,车灯那是一条长龙。货车车队中,时不时有空车进入路口停车装满伤员,这种状态让伤员和医护人员着急。

货运车队全部通过,空车一辆接一辆,来抢运伤员。伤员中,昨天,今天两日的重伤员不在抢运之列,总部医院的六个集团军军医护士这次全部运送过江,只保留军医署的直属医疗队,总部医院的伤员,护士医生撤离,各集团军将撤消部分战地医院,人员伤员又入驻总部医院,只有这里有常备机动车一百多辆,撤离快速。

中将参谋长是总指挥,高小杰,赵劲松是副指挥,杜小娥把三个连派出去,预计内的医疗物品全部送走,她就回营休息。她知道,五十架飞机的空运物资,是前十架是书籍和医疗物品混装,接着的二十架,全是医疗物品,最后二十架全是书籍。夜间如此之大的抢运场面,使杜小娥和亲信感慨,政权更替大业必成,韩少武的私人车队比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的军车还多,这是资本的力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英杰是第一支小车队的带队长官,一个排护送进口药品设备无惊无险,到达江阴口岸时,海军联络官通报,对岸能遇到接应部队,接应长官是刘虎子旅长,今晚已经由小运输变成了抢运。

林英杰的小车队过江,看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