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社呐!”鲁求英也不以为然。
他早上刚起床,昨晚的酒气才散,就被岑济拉来找沙永红说什么成立社队企业的事情。
“这事情刻不容缓!咱们生意越做越大,以后还要建新厂房,说不定还要吸纳新成员,就这么凑合不是个事啊!”
“下个月的订单已经突破了四十五万斤,这眼看着就到年底了,销量肯定越来越大,新厂房一定要快些上马才好!”
岑济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理由,沙永红听着听着差点睡过去,只好摆摆手:“啊呀,这瓜子的事情,公社从来没参与过,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帮你们盖章!”
“社办社有、队办队有,你们大队自己办得了!”
岑济听完转向鲁求英:“支书,咱们快办吧!”
鲁求英被岑济盯着看得难受,只好点头:“办吧、办吧!总得挑个好日子吧,我回去看看黄历!”
“对对!过几天就是冬至了,大家今年都忙着做点好的,南瓜粑粑里总算能多放点油了!”
鲁求英说这话出来,岑济丝毫不能反驳,现在农村里头讲究冬至大过年。
陵谷这边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做南瓜粑粑,把南瓜蒸熟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做成饼皮。
再从腌菜坛里扯出一把刚腌好的雪里蕻,切碎了做馅,家里条件好的,趁早上去菜市场称斤把肉。
下锅用油煸炒出油,再放雪里蕻翻炒,用筷子夹起放进饼皮里包好,用油煎熟了,随吃随取。
小孩大多就围在灶边,抢着吃第一口南瓜粑粑,然后到村子里到处跑,跟别的小伙伴一起比一比谁的饼大、谁的饼油多。
很难说这个习俗是不是吃了半辈子苦的农民,为了在一年将尽的时候给自己一点微薄的犒赏。
南瓜软糯鲜甜,糯米耐嚼扛饿。一口咬下去,吃的是对今年丰收的欣慰,咀嚼的是对来年收成的渴望。
贴完这最后一点秋膘吧,接下来是漫长的寒冷冬季,还有一段苦日子要慢慢熬过去呀。
跟鲁求英一起回了大队,小左贴心的给了许多材料,让岑济照着准备就行。
“这画子上的东西真的在一点点地建设啊!”鲁求英仰着头看着大队部挂着的计划图,嘴里发出了感慨。
“岑老师,我说这副食品加工厂和窑厂建起来的话,那可就算是咱大队的企业啦!”
鲁求英的话,岑济也明白,以前是瓜子作坊,还挂靠在代销店下面模棱两可的经营。
以后成立副食品加工厂之后,可就算是大队的集体资产了,那小家村的分红就要变成工资,组员也就转变成社队企业的工人了!
不过也有一样好处,以后瓜子作坊用工就不会短缺了,产能扩张、销量提升,利润自然也会相应增长,社员们收入也不一定会减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窑厂,这本来就算是大队一手操办起来的,周有才他们也从来没把这当成是芙蓉生产队的私产,最多在大队开会的时候过过嘴瘾。
至于为什么岑济要急着把社队企业办起来,原因并没有跟大伙说清楚。
毕竟窑厂还在建设,万一社员们情绪一激动,那真是万事皆休了。
“支书!”岑济抬头笑了笑:“你只管往副食品加工厂加人手,不管来多少,这个厂都能吃得下!”
晚上放学之后,岑济去找了周有才,眼下正是瓜子生意火热的时候,周有才一天到晚浑身是劲。
“岑老师!这订单多了还发愁!这放以前哪敢想,愁着钱挣的太多,挣不过来啊!”
金凤婶子笑着在旁边洗碗:“是!晚上做梦都在床上舞铲子,把被子都给掀翻了!”
八十年代就是这样,只要有脑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