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章 西域省(7 / 9)

大唐孽子 南山堂 7562 字 6个月前

唐的利益了。

至于广袤的草原,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管理。”

岑文本的这个意见,应该是代表了许多人的看法。

毕竟这个年代,大家对于土地的需求,其实是比较现实的。

占领这块土地能够给朝廷带来好处,那么这块土地就有占领的意义。

但是如果投入比产出还要多,那么朝廷对于这片土地的兴趣就会大大的减弱。

很显然,西域这么一大片土地,这些年一直都没有被彻底的统治下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投入大于产出。

所以虽然西域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但是中原朝廷却是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去占领下来。

“此言差矣!

西域看起来非常的贫瘠,但是其实蕴含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

许多人应该都知道,棉花这个东西其实最早就是太子殿下从西域的胡人商家那边购买回来的。

西域的不少地方,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

如今棉花已经成为大唐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棉布的销量是一年比一年大。

到现在为止,棉布已经超越丝绸和瓷器,成为大唐对外贸易最主要的一种货物。

伴随着这种趋势,大唐对棉花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的。

虽然朝廷在朔州北部开辟了大量的棉田,但是这些棉田的开辟,自然也是会占用一些良田。

如果朝廷能够在西域开辟一块土地专门种植棉花,并且给予各种优惠政策,那么西域的棉花产业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从长安城运输棉布到西域,运输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直接在西域种植棉花,然后在当地纺织成棉布的话,这个运输成本直接就下降了一大块。

这就意味着棉布生意在西域将会变得大有可为。

大家都知道,西域那边,气候环境是比关内要恶劣的。

这其实就意味着大家对于棉衣、棉被等需求,是比关内要大很多的。

一旦这个棉布产业在西域发展起来,不仅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也能让朝廷在西域的投入得到丰厚的回报。

更加关键的是在西域实现经济发展之后,可以吸引更多的百姓主动的移民西域。

这为西域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可能。

假以时日,如果我们大唐百姓在西域的数量占据到一定程度之后,西域就成为我们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许敬宗虽然只是一个教育部长,不过他对于李宽的了解,其实是比许多人都深的。

这个时候,他自然也是支持朝廷将西域管理起来的。

“许部长说的没有错,西域地广人稀,土地的价值看起来很低。

但是正因为如此,在那里种植棉花的话,成本更加低廉,甚至产量还会更高。

我觉得朝廷可以效仿辽东道,在西域设立生产建设兵团,专门负责种植棉花,并且适当的种植土豆和玉米,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

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西域的安定其实就不再是那么大的难题。

除此之外,朝廷现在已经在修建肃州到伊州的水泥道路。

我觉得今后可以继续修建伊州到西州的水泥道路,还有西州到庭州,西州到焉耆城的水泥道路。

一旦西域主要的城池都通上了水泥道路,那么各个部落想要举兵反对大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西域的经济,通过商业上控制西域各个部落,让普通的牧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然后让各个部落的首领来到长安城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心向大唐的人,西域的统治,将变得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