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这是推销大会才对(2 / 4)

国外已经开始研制一种传输速度为36b每秒的高速光盘,但录像带受制于本身和磁带驱动头的限制,通常只有3b每秒,传输速度同样只有光盘的三分之一多点。”

众人不由点了点头,这光盘还挺了不得的,不但体积那么小,而且储存空间和传输速度都比录像带要大的多。

“储存空间和传输速度的增加,则带来一个显著的改变,那就是影片的画质会得到质的飞跃!”

方辰话音刚落,只见大荧幕突然播放起了影片。

只是令人称奇的是,虽然都是同样的影片,但却被分成了左右各一部,同步播放。

这两部影片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左边影片的画面明显比右边影片的画质要鲜艳清晰不少。

毫无疑问,右边影片就是他们平日是经常看的录像带。

平日里他们还不觉得,可是现在突然一对比,怎么觉得录像带的影片看着那么模糊,灰扑扑的,跟打了一圈马赛克似的。

而看左边的影片则有种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感觉。

至于一部分录像带爱好者,不对,此时应该称他们为光盘爱好者,又或者说电影,电视剧爱好者,已然有种拍案而起,血脉贲张的感觉。

有点上头了!

就不说什么体积优势,存储空间优势,传输速度优势,就冲眼前这明显比录像带清晰不知道多少的画面,就值得他们将家里的录像带全部扔掉,然后换成这样的光盘。

“播放电影、电视剧只是擎天这款影碟机一项十分基础的功能而已,针对光盘的这种种特性,擎天还开发出了一种唱歌功能,将歌碟,也就是存储歌曲,音乐短剧的光盘放入影碟机中,我们不但可以听到优美动人的歌声之外,还能欣赏音乐公司尽心制作的音乐短剧,类似于我们现在看到的音乐录像带。”

说到这里,方辰嘴角一扯,有些遗憾的说道“但可惜的是,这种诠释音乐,展示歌手的音乐短剧,国内音乐公司制作的太少。”

“不过,我相信随着影碟机的流行,国内的音乐公司会看到这种音乐短剧对于音乐市场的促进作用,制作出大量的音乐短剧来,并且擎天公司也会花费资金来制作音乐短剧,绝不会让广大音乐爱好者,没有音乐短剧光盘欣赏。”方辰笑着说道。

音乐录像带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至很久以前,但直到1980年代美国音乐电视网(tv)成立之后音乐录像带才开始普及,然而我们更为熟知的则是v。

而国内v的历史则要短上不少,甚至1990年之前,国人都还没有v的概念。

还是刚出道的屠洪刚找到了张国立,与其一起合作拍了一张叫做《感觉自己》的v,于是张国立在借鉴了国外v的形式后,开创了华夏拍v的先河。

至于到了后来,随着光盘的流行,哪家音乐公司敢不拍v?

财大气粗的一整张专辑歌曲全部都有v,稍逊一点的,主打的那一两只歌也是有v的,只是效果如何,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听方辰这么一说,不由歌迷顿时笑的合不拢嘴,眼睛中更是流露出期待的眼神,如果能看到歌手真人出镜来演绎一段短剧,将歌曲的内涵完全诠释出来,无疑是种很棒的感觉。

只是可惜,国内愿意制作音乐短剧的音乐公司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他们相信方辰所说的,随着影碟机和光盘的普及,以及擎天的推动,他们能看到的音乐短剧,质量和数量都会越来越高的。

此时台下的姜万锰,神色已然变得有些难看,他不得不承认,方辰对影碟机的把控,以及功能的实现,比他强了三分不止,竟然已经想到了要推进音乐短剧的制作。

要知道,歌迷的狂热程度和购买力,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歌迷的。

如此一来,他想要在影碟机上面赢过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