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究竟会如何演变,那都是后话,暂且不去思量。 单就当下而言,康熙皇帝推行的一系列仁政以及他对于黎民百姓的关心和贯彻落实的政策,足以证明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明君主。 与明朝末年那位末代皇帝相比起来,要上出不知多少倍。 那位皇帝虽然在位时也很勤勉,但却轻信谗言,急功近利,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更是杀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忠心为国的能臣......为大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在出宫的这段时间里,李长歌一路走过许多的城镇和村落。 沿途的所见所闻无一不在向他诉说着一个事实:老百姓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好转,日子开始有了新的希望,再也不用整日为吃不饱饭而发愁担忧。 就连汉人如今也能够参与科举考试,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改变自身社会阶层地位的宝贵契机。 当然啦,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存在极少数的满清官员瞧不起汉人,并时有欺压汉人的恶劣行径发生。 不过,从整体局势来看,所有的事情无疑都在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地发展进步,远不像明朝末年那般令人感到绝望无助。 李长歌深知九难师太对大清的仇恨,并没有将皇上派他出家的实情说出去,“因为我是替皇上出家,来学习少林绝学的,所以辈分才这么高。” 九难师太了然点头,并没有追问,她在意的地方不在这里。 “那你为何要保护那鞑子皇帝?”这句话中暗藏着切齿之恨和难以抑制的愤怒。 李长歌苦笑一声,恭敬地拱手回答:“师太,大清皇朝已经入关数十年,江山逐渐稳固,天下百姓终于可以享受几年的安宁日子,又何必去打破这份宁静呢?” “无论是汉人当皇帝,还是满人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他是一位好皇帝,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就是最好的吗?” “休要胡言!” 九难师太的眉头紧锁,她那如花似玉的脸上浮现出愤怒之色。 她严厉地呵斥道:“你这是数典忘宗,这天下原本是咱们汉人的天下,怎么能让满人来统治!” “忆往昔,满清入关,屠杀了我多少汉人同胞,这些血海深仇怎么能说忘就忘?你既有此等实力,大可有所作为,却甘愿做那鞑子皇帝的鹰犬!” “实在是自甘堕落...” 九难师太那清音如乐的嗓音中流露出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第169章 来自九难师太的唾骂(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