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石油机械产品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天早晨,巴西利亚的阳光透过云层照耀下来,给这座现代化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光辉。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日子,备受瞩目的巴西石油机械产品博览会终于如期在巴西利亚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南美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石油行业盛会之一,本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家企业参展,涵盖了从上游勘探开发到下游精炼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充分展示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刘强中早早起床,穿上一身整洁的职业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会场入口处。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支签字笔,准备记录下今天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他身旁,同样是一群衣冠楚楚、神情专注的人士——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构成了这场国际性展览会的庞大阵容。
随着开幕式钟声敲响,整个展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参展商们纷纷打开各自展位的大门,摆放整齐的产品样品、宣传资料以及多媒体演示系统逐一亮相。观众们络绎不绝地涌入各个展区,迫不及待地想要近距离观察那些新颖别致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突破的技术方案。
在意大利展区,一款造型独特、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石油钻井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款机器被称为“螳螂”,由意大利着名的石油设备制造商——贝纳通集团研发推出。“螳螂”的名字源于它独特的外观设计,整体呈现出类似昆虫的姿态,长长的臂膀仿佛随时准备捕捉猎物一般。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外表下隐藏着无数高科技元素,使其成为本届博览会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
走近“螳螂”,可以看到它的主体部分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表面涂覆有特殊防腐蚀涂层,能够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性能。两条长臂分别搭载了精密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灵活调整角度和力度,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和操控。此外,该机还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地质结构特征及潜在风险因素,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损失。
在操作台上,一名技术人员正在演示“螳螂”如何完成一次标准钻井流程。只见他轻轻点击屏幕上的按钮,机器随即启动,缓缓移动至指定位置。接着,长臂缓缓下沉,触碰到地面后迅速旋转起来,伴随着轰鸣声,坚硬岩石被一点点凿穿。不到十分钟时间,一口深度超过两千米的井口便宣告完工。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完全没有传统人工操作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延迟问题。
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惊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视频或拍照留念。许多人围在技术人员身边追问有关“螳螂”的技术细节和应用范围,显示出对该产品极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事实上,早在去年底,“螳螂”就已经在非洲某大型油田项目中投入使用,并成功降低了15%以上的成本支出和20%以上的时间消耗,得到了业主单位和承包商的高度评价。
刘强中也被“螳螂”的卓越表现深深吸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石油行业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他对国内外同类设备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在与意大利厂商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后,他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螳螂”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类型规格参数配置组合,大大提高了适用性和灵活性; 其次,其内置的智能诊断预警机制可实时监测关键部件健康状况,预防故障发生概率,降低维护保养频率和费用支出; 再次,借助远程遥控技术,“螳螂”可在无人值守状态下独立完成多项常规作业任务,减轻人力负担,提升工作效率; 最后,由于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螳螂”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污染威胁,符合当下社会倡导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