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吧!不行再过来找我。”大夫很和蔼。
“输几天呀?”患者有些畏惧地问。
“输一次先看,不行咱再换!”
“药还吃么?”
“不用!所有药全停!”
“那您不给再开点别的药了?”患者不解地问。
“放心!不用了!是药三分毒,对肝、肾都不好,能不吃则不吃!”大夫胸有成竹地说。
患者半信半疑的就输液去了,就那么一袋跟茶水颜色差不多的液,没什么特别之处,边输这温度边往下降,等这液输完,这患者只觉神清气爽,精气神十足。
不仅体温恢复正常,这嗓子肿也消了,也不咳了。
真是神了,不禁感叹真是神医在世呀!
这位患者将自己亲身经历跟这些病友们讲得唾沫星子乱飞。兴高采烈地说起没完。
这也体现优质医生的资源不平衡。这些社区、镇街的医务人员的资源相对薄弱。
方霖望着患者们出神。刚刚老教授让他在胃镜检查室预约,做胃镜的患者太多了,得先过来排着。
妻子车厘还在诊室里等着老教授的助手从电脑系统里将检查项目开出来,然后拿着挂号条去交费。
老教授并没叫下一个患者,似乎有什么话还要对车厘讲讲。
他表情有些沉重,“知道为什么先让你丈夫去胃镜室排队么?”
车厘也没想太多,不假思索地回答:“您想得周到,需要做胃镜的患者特别多,您也是替我们着想,不希望我们等太久。”
老教授迟疑片刻,“凭我经验,初步判断,你丈夫患的是食道癌。这种病一但出现症状就已是晚期了,可以说是绝症!
目前医学水平根本无法攻克,可以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希望你有个思想准备!”
车厘听老教授讲完,不觉一愣,傻傻地呆立在那。整个人就跟着魔一般静止,唯有那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源源不断地淌下来。
她做梦也不会想到一贯身体健康,高大健壮的丈夫会得这么严重的病。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便放生大哭,脚底一软,跪倒在老教授面前。
发出那模糊不清的抽涕之声,“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我丈夫身体一向很好,他几乎很少去医院的,您一定是搞错了!
教授,别吓唬我,我们还有一个一岁零几个月的孩子,我们家庭特别幸福,他可不能有个好歹,一旦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呀!
我一个人带孩子孤儿寡母的可怎么办呀!大夫,我求求您了,救救我丈夫吧!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只要能保住他这条命!我求求您了!”
老教授赶忙从椅子上站起,用那苍老的布满皱纹的双手将面前这可怜的女人缠起。
老人哆哆嗦嗦,颤颤巍巍,毕竟年事已高。两个小助手也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过来帮老人一起缠扶这可怜的女人。
老教授这一辈子经历的患者实在太多了,家属这痛不欲生的感觉也已司空见惯。
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使人压抑,见惯这生离死别,悲伤落泪的场景。
多么悲惨命运的人都有,多么悲惨的人生也都目睹过。
安慰的话语已不知说了多少次。他最盼望地是医学的进步,攻坚克难,能够早日将这些绝症攻克,为人类造福。
他心中又有一种坚定信念,为了医学事业,要付出自己的一生。
年轻时从他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刻起,就从没后悔过,这么多年了,他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其实他的理想并不是什么当官发财,他最希望能帮助老百姓们,帮助这些痛苦的患者们排忧解难。
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今天这样的场景,世界上最无奈地事情就是明明知道这件事会造成危害,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