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请你喝碗清汤(1 / 3)

大明道医 书如期盼 3307 字 2021-12-13

至青州出现一家名为“思凡”的服装店后,稀奇古怪的服饰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内裤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万竹岛更是有自己绣工阿嬷,几套弟子服秒杀世间所有花里胡哨,自然不用担心衣服的事,谁还心疼裤子被水冲走。

当然若这裤子是杨凡亲自做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万竹门弟子便是集体跳河,也誓要捞上杨凡的成果。

对万竹岛弟子们来说,那不是一条裤子,而是杨凡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她们捞的也不单单是几块布,而是对门派的归属感。

二师姐轩凰湿漉漉的爬上岸,对浑身同样湿答答的玉女笑道“教父的东西可不敢乱甩,丢了可就没有了。”

小玉女哭鼻子抹眼泪,委屈点头。接过自己的裤头,擦了把脸,庄重道“爹爹做给我的,我心疼的紧呢,说出来师姐可能不信,穿上爹给我做的裤子,我尿床的次数都少了呢。”

话说,你都知道你会尿裤子,你竟然还用自己裤子擦脸啊?你要不要这么可爱?

众师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躬着腰笑成一团,嘻嘻哈哈的结伴去换干燥衣裳。

敬老镇为何名为敬老镇,已经是无从考证了,不过镇上的清汤铺,铺里的清汤常公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至于说为何家喻户晓呢?

你说啊我在这喝清汤,他就这么老,十几年后我儿子在这喝清汤,他还是这么老,又十几年过去了,我孙子也在这喝清汤了,他还是这么老。你说能不家喻户晓吗?

从没人看到过清汤阿公妻妾儿女,也不曾见过他生病治疗。

有好奇者问过清汤阿公“您如此高寿却多年不生病,你是怎么做到的?”

清汤阿公哈哈一笑道“其实很简单,少呼吸,多劳动。”众人婉儿一笑,可不敢苟同。多劳动是个理,少呼吸怎么可能和健康长寿有关系呢?

清汤阿公呼吸是不是比旁人少,大家不知道,不过要说勤奋,便是小伙子也没清汤阿公这般勤勤恳恳。

每天起早贪黑,数十年如一日。几十年的老招牌了,自然是生意兴隆,但他却几十年如一日价格不增,味道不减,份量不少,真正做到了童叟无欺,初心不变,遇上个流年不利、荒灾连年,他还会多生一口锅,救济米粥、渡渡难民。

所以方圆几里的梁上君子从不会对清汤常公下手,本地江湖人士也不在这闹事斗殴,便是丐帮弟子到了这里也是别具一格,在讨食也会扫地、擦桌后离去。

所以说受人尊敬不一定是要身怀绝技大侠,有侠义心肠便是大侠。

清汤常公的生活很简单。

早上来,摆上桌椅锅灶,搭上挡雨棚,等在街边便是生意。晚上走,收了钱财账目,放入旁边租间门房,充实的一天就过去了。

所以这铺说铺不像铺,是摊不是摊。

杨凡更喜欢叫他路边摊。

伍槑却认为这是小吃铺。

今日不是赶集日,清汤常公的生意不免有些清谈,老人家坐在那欣赏着街头人来人往,侧耳倾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唱卖,显得那么的悠闲自在。

一杆“汤”字花旗随风招展。伍槑牵着金童打远就看到了清汤常公守着铺子。

伍槑牵着金童进来,笑眯眯的喊道“三碗清汤!”

清汤吆喝一声“稍等片刻,马上来。”

起身走到煤灶前,踢开下面通风盖,数了三碗清汤,丢进汤水里。调好味道片刻后出锅入碗,热气腾腾的端了上来。

这才认真的看了眼伍槑,却是觉得有些脸生。

也不怪清汤常公不记得,虽然杨凡不在身边,但伍槑每日修习《长寿经》,养生之汤也是没少喝,经过半年的调养,健康的美早已掩盖了当初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