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了。”
闵悉对卖猪肉的说:“老板,您家还有几头小猪?几个月了?”
老板说:“还有八头猪仔,刚两个月大。”
闵悉说:“这样吧,老板,这个礼拜天,我们店里休息,你到我店里来,我在麦哲伦大街46号,饭店名字叫中国饭店,您去了问一下就能找到。到时候我们去您家骟猪,如果小猪骟了之后出问题,没能成活,我就赔一头成年猪的钱给您。”
老板非常不解:“为什么?”
“因为我想吃骟过的猪肉,要是您学会了这个技术,将来除了卖肉之外,还能靠给人骟猪赚钱呢。”闵悉说。
老板一想,自己好像完全不吃亏,便答应下来:“可以,礼拜天我做完礼拜就来找您。”
“记好了,一定要来啊,不然我以后都不买您的猪肉了。”闵悉说。
“一定,一定!我一定来!”老板忙不迭地答应,他可不想得罪这个大主顾。
回到店里之后,闵悉便准备做早饭,云霁撸起袖子准备和面炸油条。
却被闵悉拦住了:“七哥,等一下,这面先不和。”
云霁看着他:“怎么了?”
闵悉说:“你先去找一把干净的麦秸秆来。干净干燥的,不要脏的。”
云霁不解,还是去找来了一把干净的麦秸秆,这些是他们买来引火用的。
继续阅读
闵悉说:“放在干净的地方烧了,然后把麦秸灰收起来,我想弄点碱水。”
油炸鬼也就是油条,除了面要发酵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碱,这样油条才容易膨胀,口感也更为酥脆。
闵悉学过化学,也知道什么化学反应可以做出碱来,但毕竟是人吃的,他还是不敢乱来,便决定烧麦秸秆制碱水。
这是他看奶奶包粽子时用过的办法,尽管那时候纯碱已经到处可买了,老人家还是坚持用传统的烧稻草的方式制碱水。
云霁听他这么吩咐,便明白了过来,因为他也见过人这么收集碱水,便依照闵悉的吩咐,把麦秸烧了,收集出干净的麦秸灰。
将麦秸灰中倒入清水,这便是碱水,等沉淀下来,倒出上层干净的水,用来和面,就等于加了碱。
收集到碱水后,闵悉先做了一个实验,看放多少才是合适的,然后分别炸油条,效果和口感最好的就是他所需的比例。
刚出锅的油条口感蓬松酥脆,吃起来特别香。
吃到熟悉的味道,闵悉咔咔炫了两根,有些遗憾地说:“要是有豌豆浆就好了。”
云霁看着他笑:“鹰嘴豆和蚕豆能制豆浆吗?”
闵悉想了想:“不知道啊,没试过。要不下次试试?”不过就算做出来,恐怕也不是那种口感,他只用黄豆和黑豆做过豆浆,也知道北京人用绿豆做豆汁,可这几种豆子这里都没有。
纵使如此,油条也足够好吃,迭戈几人都很爱吃。
中午推出这道点心,客人也都很踊跃,毕竟中国饭店推出的点心和甜品就没有不好吃的。
蓬松酥脆的油条果然俘获了食客们的胃,大家打分也都很踊跃,最少都在9分以上,还有几个给了满分的。
油条跟其他的菜不一样,它是小吃,价格自然也跟小吃差不多,一根油条6瑞斯,和烤包子蛋挞价格差不多,大家都消费得起,一个人吃两根就够了。
闵悉当然也清楚不是靠卖油条赚钱,虽然利润很高,但毕竟价格便宜,食客也不能大量吃,主要是推新品,让食客始终都对饭店保持着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对食客才有吸引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靠新品吸引食客的方法不靠谱,总有一天会黔驴技穷,可闵悉怕什么,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还有多少菜和小吃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