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显然是鸡同鸭讲,互相不能交流。
跟着闵悉上来的水手们忍不住取笑起来:“闵东家,那黑姑娘是不是瞧上你了?要拉你回去做女婿呢。”
这话音刚落,那个黑姑娘果然伸手来拉闵悉的手,云霁一下子就将对方的手格开了,将闵悉挡在了自己身后。
然后那群黑姑娘都笑得东倒西歪起来,来拉手的那个姑娘用手捂住了脸,没多久就跑走了。
闵悉看那群姑娘只知道笑,也没人来理会自己,过了一会儿,来了几个男的,听清了他们的诉求,便开始跟他们交换物资。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那个跑走的黑姑娘又回来了,她带来了一个有点缺口的瓷碗,然后走到闵悉等人跟前,展示给他们看,嘴里还说着什么话。
一个水手说:“她拿个碗是要跟我们讨钱吗?”
闵悉忽然意识到什么,他从对方手里接过那只碗,翻过来看了一下碗底的款识,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四个汉字“永乐年制”,闵悉抬头再看那姑娘的模样:“你的先祖是我们大明人?”
云霁听见这话,停下了手头的交易,走过来:“怎么回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闵悉激动地说:“七哥,这姑娘的先祖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过来的明朝人,你看她长相,是不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样?还有这碗,是永乐年间烧制的。”
云霁看了看那只碗,又看了看那姑娘:“确实有点像。有我们大明人的血统,这是大明人流落在外的子孙啊。”
闵悉将碗还给那个姑娘,从他们带来的物品中挑选出一些塞给她:“给你的,拿回家去。”他说着挥挥手,示意她回去。
那姑娘显然明白过来了,朝闵悉露出友好的笑容,说了个什么词语,然后抱着闵悉给的东西跑了。
还是之前那个水手说:“三宝太监下西洋,离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吧。她家里居然还保留着一个碗,看来是用得很仔细,估计是传家宝呢。”
有人不解地问:“当初那些人为什么会留在这里不回去?”
闵悉说:“可能是生病或者受伤,把他们留下了,结果后来船也没再回来,他们就只能在当地娶妻生子了。”
这事确实还挺有意思的,也很令人唏嘘,没想到出一趟海,就这样永远滞留在了海外。
闵悉兑换到了一些物资,椰子、淡水、鱼干、肉干,还有当地人养的羊和鸡等,可惜缺乏主食。
就在他们清点物资准备搬到船上去的时候,先前拿碗的姑娘又回来了,她头上顶着一个木盆,看着像是用一棵大树的横截面挖出来的,她走到闵悉跟着,将头顶的木盆端下来,献宝似的放到闵悉面前。
闵悉一看,面露喜色,这不就是大米吗?虽然只做了最简单的脱壳处理,糙得不能再糙了,但的的确确是大米:“给我的?”他用手势跟对方比划,指指盆子里的米,又指指自己。
那姑娘笑着点头,示意闵悉收走。
闵悉朝她道谢:“谢谢!七哥,拿袋子来装米。他们这岛上居然有稻子,咱们得想办法换点粮食啊。”
云霁过来:“确实如此。咱们去找个懂当地话的人来,跟他们说我们想跟他们换些大米。”
没想到在菲比岛上碰到个老乡的后人,还知道了这岛上产粮食。
丰收号上有一个懂当地话的水手,他过来帮忙翻译了一下,那个姑娘家里确实有粮食,也同意和他们交换。
于是闵悉等人跟着去了姑娘家中,结果发现她家不像本地人那样住的是树木和草搭建的房子,而是四四方方的土砖屋,虽然盖的是草屋顶,但这建筑太中式了。
房间里面很多家具也类似于中式家具的样子,不过稍有些变化,可能是受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