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何使得!”
女娇惊声道:“天地人三才并行不悖方是正理!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在天地间,受天地所生,怎可以人凌于天地之上!干预天地运转!
人道之德在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才。
天地人三才乃万物之纲纪。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和其德。三者相合,则无往而不利;三者相悖,则祸患必生。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地的厚德载物,地要效法天的运行不息,天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而道则回归于自然本性。
天道之运化,遵循阴阳之变,变中有恒,恒中有变;地德厚重,能承载万物而不争功;人德中和,能协调天地而不偏颇。三者相辅相成,方有昼夜更替,轮回不息,若无天地相济,则人道难存焉。
能尽显万物之本性,便能赞天地之化育,即促生万物不使其失衡,而非逆其道而行之。此乃顺应天地之道,生生不息的至理。
倘若人道与天地相合,便能臻至“与天地参”的至高境界!即人得天的灵性,又受地之滋养,合天德之刚健、地德之柔顺,方成"刚柔并济,中庸至善"。
故而人君失德,必有天地异象示警。
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也曾行此绝地天通之事,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言天神无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至于后果嘛,共工氏集结心怀不满的诸天神悍然反叛,一场大战下来,不周山天柱崩塌,天穹倾斜生灵涂炭,九天就此分崩离析。
共工氏固然没讨的好,颛顼也失了天眷,气数大损,殃及子孙。
昔颛顼氏有三子,皆暴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
饶是颛顼得人皇之尊位,其诸子却也难得解脱,只以灾神面貌显现,入不得火云洞。
宁远所得傩神相便是与颛顼诸子所化灾神相对而生。
女娇也是人道帝王之妻,祖庙中有她一祭,是以晓得其中底细根由。
共工是水神,更确切地说是雷神,雷神唤雨,故雷神往往与水神混为一体。
与雷神争斗的,也就是他的对立者,即为太阳神。二人相争,倒也并非全然是天道报应,更多是共工瞧见颛顼折了气数有意与他为难。
颛顼高阳氏掌人族太阳神位,所以有共工与颛顼相争,颛顼的黑帝水神之位是与五行匹配之后才获得的。
那时颛顼因九凤陨落,火云洞众圣贤不愿见他沉沦,花了大力气许他黑帝尊位。
饶是如此,颛顼高阳氏一脉也日益衰落,声名不显。
宁远听得此言却不敢苟同,“却是此一时彼一时了,若高阳氏于此时再行旧事,成与不成还在两两之数。”
女娇听了虽眉头紧皱,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话非是胡言。
她乃妖灵出身,如何不知人族如今势大,莫说妖族不得不偏居一隅,便是先天神族也要斟酌几分,多有下注结个善缘的。
天道之运化,变中有恒,恒中有变。若能挺过天谴,人道得势也未尝不可。
又兼宁远这地道话事人也颇看好人道起势,其分润地脉龙气成就国灵,占了不少人道气数。
想通此中关节,女娇也道:“可叹生不逢时。”
若如此想来,人族不必承受天谴便可如愿,自然没有真出力阻止的理由,附和着演出戏,好堵住悠悠众口就是了。
只是他化自在天主又是为了什么,愿冒着受天谴的代价也要助人道成事?
那天魔主可不是好好先生,甘冒奇险必有所图!
九州结界沿着地脉扩张,连女娇这等大妖也深感不适,一身法力被削弱数分。
宫城中龙气压制更甚,更有隐于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