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韩信声东击西之策,项羽顿生兴致。 他移步至楚国疆域图前,凝视匈奴人与己方的交界之处,暗自将韩信所提之声东击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稍作沉思,便洞悉了此战略之关键。 观地图所示,现今匈奴所据之赵国、代国、燕国三地,横亘于楚国北方,且与匈奴早已占据之大月氏自东向西连成一线。 赵国、代国、燕国与大月氏,东西绵延数千里,又分别与楚国之秦地、韩地、魏地、齐地相对峙。 如此看来,楚国与匈奴之对峙态势,恰似一条自东向西的“直线”。 此直线,大致以黄河为界,不偏不倚,紧密相连。 对于收复赵国、代国、燕国,项羽心意已决。 此三国自古以来,即为中原之根本。 而今为匈奴所占,犹如一把利刃直插中原腹地。 若能夺回此三国,于局势而言,确可挽回些许先机。 审视楚国北方之局势图后,韩信所言之声东击西策略,项羽已然明了大概。 转身之后,他目光掠过项声、项庄,径直望向韩信。 “韩亲王,…若寡人所料无差,汝欲先攻大月氏,…再乘势夺下赵代燕三地?”” 被项羽识破计策,韩信心中一震。 须臾,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 “陛下圣明,小王之谋岂能逃过陛下法眼。” “韩亲王,此计寡人已然洞悉,如此情形,匈奴人想必亦会有所警觉。…此计若如此浅显,…恐有负韩亲王兵仙之名!” “…陛下何以察之?” “吾大楚与匈奴势不两立,又呈一线对峙,…如此局势,匈奴人若遭攻击,…岂能不防?” 言罢,项羽面色沉稳地看向韩信。 “如实道来,…汝是否尚有后招?” 韩信神色一凝,他凝视项羽,频频颔首。 “陛下圣明,小王确有后招!” “嗯,韩亲王实乃兵中翘楚,…现今诸王皆聚于此,收复赵代燕三地迫在眉睫,…望韩亲王不吝赐教!” “…呃,小王这便如实道来。” 在众人的瞩目下,韩信轻抬手指,指向地图,将收复赵代燕三地的计划简略陈述。 计划中,韩信仅提及声东击西之策。 他认为,欲要顺利夺取赵国、代国、燕国,需分三路依次进击。 此三路,分别位于东、中、西三个方位。 首先,应与东北方向的箕子朝鲜取得联系。 箕子朝鲜遭匈奴人入侵,因国内山峦叠嶂,匈奴人未能一举攻克。 自楚国击败刘邦后,箕子朝鲜已然转投大楚。 凭借楚国宗主国之地位,命箕子朝鲜率先向北挺进,以吸引匈奴人的注意。 与此同时,三十万楚军挥师北上,直逼赵国邯郸城,大有强行夺取北方三国之势。 若东、中两路能成功吸引匈奴主力,便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自秦地出发,一路向北突袭匈奴的大月氏。 趁匈奴主力被牵制于东、中两段,西端的楚军必能一举攻克大月氏。 闻此,项庄略感茫然。 “韩亲王,……呃,攻占大月氏,……而非收复赵代燕三地?” 桓楚亦面露疑惑,随之颔首。 “末将不明!” 龙苴一把扯开桓楚,他眉头紧蹙。 “拿下大月氏有何意义?” 项羽倾听三人的疑问,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韩信。 他正欲替韩信答话,却见远处的项声一脸成竹在胸的模样。 项羽凝视着项声,他面露好奇之色。 项声向来为人低调,他寡言少语,亦极少主动献策。 然观其过往所为,虽行事低调,其能力却颇为出众。 数年前,九江王英布叛乱,正是以项声为帅、龙苴为副,前往平叛。
第222章 声东击西(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