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涟漪】(2 / 3)

九锡 上汤豆苗 1714 字 4个月前

者**,最有可能的结局依旧是君臣反目自相残杀。

对于景帝来说,平定天下四海归一是他的夙愿,但如果最后是为他人做嫁衣,保不住阿里合氏的皇族之位,千辛万苦有何意义?

所以他必须利用这个机会解除庆聿恭的军权,当然他不会迫不及待地将事情做绝,只是罢免庆聿恭的官职平息国内的风浪,保留了将来另做变化的可能。

这些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可是理解归理解,庆聿怀瑾的心情依然很沉郁。

她为自己的父亲感到不值。

至少在她的认知里,庆聿恭从未起过不臣之念,也没有在军中刻意培植心腹,可谓光风霁月一片丹心,结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一念及此,庆聿怀瑾轻声道:“父王,我想做一件事。”

庆聿恭转头望着她,良久之后才感慨道:“我确实没有想到,陆沉对你的影响竟然这么深。”

庆聿怀瑾怔住。

她不安地拽着衣角,贵气盈盈的双眸里泛起一抹慌张,连忙解释道:“父王,我……我只是想给庆聿氏找一条退路。陛下既然已经下定这个决心,肯定不会轻易罢手。眼下他还只是罢免父王的元帅一职,并未对夏山军和防城军动手,但是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如果不早些做准备,等到陛下发难的时候,恐怕我们庆聿氏没有还手的力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面的顺畅流利,庆聿怀瑾的目光逐渐坚定,语气亦愈发从容,仿佛完全说服了自己。

庆聿恭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道:“你觉得陆沉值得信任?”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庆聿怀瑾脑海中的记忆汹涌袭来。

从最开始的偶有耳闻,到后来的如雷贯耳,再到那段于她而言堪称耻辱的被俘生涯,她对陆沉的观感毫无疑问极其复杂。

一方面她很清楚对方是庆聿氏乃至整个景朝近几年最强大的敌人,另一方面她又很难忘记当初在河洛城里,陆沉对她说的那番话。

倘若庆聿氏走投无路的时候,南边未尝不是一条退路。

当时庆聿怀瑾自然对此嗤之以鼻,因为庆聿氏的实力在景廉族六大姓氏之中仅次于皇族阿里合氏,她的父亲是大景南院元帅,且有军神之美誉。

她怎么会沦落到走投无路的那一天?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陆沉的预言正逐渐变成现实。

尤其是他在雍丘城外,亲手正面击败庆聿恭,愈发加快这个变化的速度。

庆聿怀瑾压制住心中翻涌的思绪,尽量冷静地分析道:“父王,其实陆沉是否可信不重要,我觉得他和南齐皇帝不会忽视庆聿氏的力量。如果他们能和庆聿氏建立某种联系,对他们自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雍丘之战并不能决定两国的命运,倘若南齐能够撬动庆聿氏,对于景朝来说自然是极大的削弱,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变两国力量的对比。

哪怕南齐皇帝对庆聿恭恨之入骨,他也只会是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庆聿恭,前提是庆聿氏确实有这方面的打算。

庆聿恭淡然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如果陆沉反其道而行之,先骗取你的信任,再将与你所谋公开宣扬,到时候庆聿氏如何在大景立足?我觉得这不算很复杂的谋划,而且南齐君臣可以免去风险,只要看着大景陷入内乱就能坐收其成。”

庆聿怀瑾一窒,随即下意识地说道:“父王,他不……”

话音戛然而止。

庆聿恭微笑道:“你觉得陆沉不是这种奸诈小人?”

庆聿怀瑾再度沉默。

片刻后她叹道:“父王说的对,是我想的太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