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圣眷】(2 / 3)

九锡 上汤豆苗 1724 字 4个月前

密,睹仪度之从容,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故加封尔为魏国公。”

厉天润早已出班,垂首听宣,并无半点骄娇之气。

群臣看向他的目光多为敬佩,没有一人怀着嫉恨之意。

究其原因,厉天润对大齐可谓是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付出性命的代价,这样的人自然能够赢得旁人的尊重。

苑玉吉此刻已经镇定下来,他稍稍停顿看了一眼下方的厉天润,继续念道:“其子良玉慈仁孝顺,有乃父之风,于边疆屡立功勋,擢为兵部右侍郎。”

厉良玉亦站了出来,沉静地肃立在厉天润身后。

苑玉吉忽地提高语调,慨然道:“戴恩纶于奕世,尚克歆家;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誉。保清修而罔斁,敦素履以无渝。着勉嘉猷,对扬休命,钦哉!”

一片肃然之中,厉天润伏首道:“臣厉天润,领旨谢恩!”

“国公免礼平身。”

李宗本语调温和,继而道:“朕……当日在先皇寝殿之中,为先皇诵读国公亲笔写就的平戎之策,感动于国公的忠义之心,只盼你能力挫强敌平安返京。朕知道你为边疆安稳呕心沥血,早已疾病缠身,故而朕秉持先皇遗命,召你回京疗养身体。今日朝会较为漫长,国公病体恐不能久立,因而朕决定先颁布这道圣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番话让群臣有些好奇。

都是久经宦海的人精,听话听音的本事不算难得,他们已经领悟这位新君的言外之意。

厉天润稍显讶然。

李宗本见状便继续说道:“国公可先回府歇息。”

厉天润动容道:“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不过朝廷自有规制,臣岂能擅离朝会?”

李宗本却坚持道:“无妨,还请国公领命。”

不待厉天润继续推辞,他便朗声道:“传车架送魏国公回府。”

苑玉吉立刻应道:“奴婢领旨。”

陆沉不禁微微皱眉。

李宗本这个举动其实不难理解,他自然是想对厉天润施加无上恩宠,以此表明他对先帝的遗命不会打半点折扣,甚至还会更进一步。

宫中禁车马,即便是李道彦这个身份和资历的重臣也必须步行,李宗本却召来车架送厉天润出宫,可谓是大齐近百年来的独一份。

而且此举不会引来群臣的反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厉天润疾病缠身,再多的殊荣也只具备象征意义,不会影响到他在朝中的地位,更不会影响到朝堂上的势力格局。

果不其然,满朝公卿无一人对此有异议。

问题在于,这样做未免有些过火,等于是堵死了厉天润将来咨询朝政的可能性。

原因很简单,魏国公已经病到需要天子派车架相送的程度,可见他连朝会都无法全程参与,自然只能安心调理病体。

偏偏厉天润又不好明言拒绝,否则极有可能引来朝臣的猜忌。

陆沉身形微动,便在这时,厉天润抬眼望着龙椅上年轻的天子,看着他那恳切诚挚的目光,从容说道:“臣谢过陛下隆恩!”

随即躬身一礼。

陆沉只迈出左脚,随即停在原地。

厉天润已经表明态度,他便不好插手。

“陛下,臣告退。”

短暂的沉默后,厉天润平静地说着。

李宗本颔首道:“国公静心调养,朕已经让太医院筹措珍稀药材,明日便会送去府上。”

厉天润再度谢恩,随即行礼退下。

群臣羡慕地望着这位新晋国公离去的身影,虽然知道这是厉天润拿命换来的待遇,但是年轻的天子对其可谓是极尽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