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问心】(2 / 3)

九锡 上汤豆苗 1658 字 4个月前

陆沉道:“不论有没有诈,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眼下景军在边境蠢蠢欲动,好几处防地都传来景军游骑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的军情,这说明对方显然不想和平相处。如果景国皇帝和庆聿恭确实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我朝边军的应对方式可以更激进一些,倘若所谓的罢官只是一场戏,我军便需要以忍耐为主。”

事关边军的方略大计,羊静玄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他稍稍思忖之后应道:“请公爷放心,接下来织经司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刺探景国大都的情报,尽可能摸清楚那对君臣之间的真实境况。”

陆沉赞道:“好,这件事便劳你费心了,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一放。”

羊静玄诚恳地说道:“职责所在,敢不尽力。”

便在这时,秦子龙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正厅,来到跟前拱手道:“禀公爷,许方伯的车架到前街了。”

羊静玄便起身行礼道:“下官告退。”

陆沉想了想,最终还是点头道:“好,改日再谈。”

都督府中门大开,陆沉带着一群属官亲至府外迎接,没多久便见一辆很普通的马车缓缓行来,周遭随从和护卫加起来才有十余人。

马车在阶前停下,一位身穿从一品刺史官服的中年文官现出身形。

“许方伯。”

陆沉当先拱手一礼,面带和煦的笑容。

官场之上规矩繁多,谁先见礼都有讲究。

虽说从品级上来论,一州刺史和大都督位份平等,不存在高低之别,但是陆沉还有郡公之爵,这是实打实的超品爵位,甚至比宰相的品级还要高。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武勋会狂妄到等着当朝宰相行礼,问题在于一州刺史的分量显然无法和宰执相比。

正常情况下,陆沉只需要站在阶上,等待许佐向他行礼便可,毕竟他大开中门主动出迎已经给了这位新任刺史极大的体面。

许佐虽然刚直骨鲠,对官场礼节并不陌生,故而在看见陆沉的举动后,他明显愣了一下,好在他很快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几步躬身一礼道:“下官拜见郡公。”

陆沉顺势把着他的手臂,微笑道:“方伯乃国之柱石,千万不要多礼,请。”

许佐原本准备好的说辞没有出口的余地,被陆沉揽臂带着径直进入府内。

周遭那些属官和文士们神情各异。

都督府长史黄显峰面带微笑,主簿刘元目光平静,从事中郎陈循若有所思。

跟随许佐前来的金石大家黄公甫则望着陆沉的背影,隐隐有些担心。

从这很平常的细节便能看出来,这位年轻的郡公习惯占据主动,性情非常强势,倒也符合他这些年平步青云的历程。

问题在于许佐今日前来拜访可不是单纯地闲谈交际,黄公甫不禁为他悄悄捏了一把汗。

一群人直入正堂,仆役奉上香茗,彼此间又是一阵寒暄。

陆沉和许佐分坐上首,黄显峰、黄公甫、刘元和陈循等人则在下首相陪。

请茶之后,陆沉不急不缓地说道:“方伯这一路跋山涉水,想必颇为劳乏困顿。本督原本打算过几日再登门探望,不成想方伯先来了,失礼之处还请勿怪。”

虽说他的态度很客气,但堂中这些人怎会听不出言外之意?

按照大齐朝廷定下的规制,一州军政大权分开,两边不说老死不相往来,至少不能走得太近。

刺史和大都督都有直接密折呈递御前的权利,二者本就有相互监督的职责。

许佐当然明白这些关节,从容地说道:“多谢郡公体恤,下官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再加上此行走得不紧不慢,倒也不算辛苦。此番途径江南江北,从忻州到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