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争锋】(2 / 3)

九锡 上汤豆苗 1634 字 4个月前

望着许佐诚恳的神情,陆沉缓缓道:“我先前和陈大人聊过这问题,之所以定下古县作为七星帮的新家园,是因为宝台山内部的几处防线仍然很重要,需要熟悉地形的七星军继续驻守。他们的亲人生活在古县境内,彼此之间有个照应,也能如方伯所言让那些将士们安心。对于原本生活在古县境内的百姓来说,迁移确实不太容易,但朝廷会给他们足够的补偿,我会让人全程监督此事。”

坐在下首的黄公甫听到这番话,不由得看向许佐,希望他莫要心生芥蒂。

陆沉前半部分的解释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他要让人监督刺史府行事,这何尝不是一种插手?

从未听闻过大都督可以直接派人监察地方官员。

许佐不急不躁,冷静地说道:“郡公,七星帮本为大齐子民,只是因为一些缘故被迫落草,如今他们重归大齐治下,下官不会有半分偏见。但是下官想问郡公一句,莫非古县百姓就不是大齐的子民?”

他并未纠结于陆沉略微越界的举动,只盯着此事的根源。

陆沉不慌不忙地说道:“他们自然是大齐的子民,但是本督没有想过苛待他们,无论他们想留在定州还是去淮州,甚至是去江南,本督都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难道方伯不愿意出力一二?”

继续阅读

许佐摇头道:“下官怎会不愿出力?只不过郡公过往没有处理过类似的事务,显然不知道故土难离这四个字象征的意义。诚然,官府可以强迫那些百姓搬迁,可若是其中有人不肯呢?难道郡公要派兵强行迁走那些百姓?”

这番话锋芒毕露。

堂下众人之中,黄公甫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坐在他对面的黄显峰不再风轻云淡,略显担忧地看着年轻的郡公。

陆沉端详着这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官,将心中那缕躁郁压下去,镇定地问道:“依方伯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许佐的心情依旧没有放松,他以前便和陆沉打过交道,深知对方虽然年轻却有很深的城府,于是坦然道:“在下官看来,如果要妥善地安置七星帮数万人,唯有多选择一些地区,仅仅一个古县显然不够。定州六府四十三县,与古县条件大抵相似的县还有十二个,不妨将七星帮数万人分散安置在这十三县内。当然,若是林帮主觉得不满意,下官认为可以将范围扩大到淮州,想必宋刺史不会反对。”

这是老成持重的建议,然而牵扯到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站在陆沉和林颉的角度,当然不愿意七星帮的帮众被打散。

短时间内没有影响,但只要过个三年两载,七星帮的向心力将会荡然无存。

人心易变,自古皆然。

林颉之所以要选择集体搬迁到古县,便是出于这个考虑,因为他对大齐朝廷仍旧不太放心,不愿轻易交出七星帮最大的本钱,从而沦落为砧板上的鱼肉。

但是许佐在旅途中已经捋清楚其中原委。

对于大齐来说,像七星帮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势力是很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对方有过啸聚山林的先例,谁知道他们会不会重操旧业?

站在许佐的角度,治下有这样一股强大且有正兵支撑的势力,他同样会觉得很头疼。

莫说古县知县,恐怕连东亭府知府都管不了这些人,哪怕不顾及七星帮数不胜数的武功高手,他还能不在意陆沉的影响?

毕竟这位郡公的正室夫人之一就是七星帮主之女。

如果不能打散七星帮的势力,任由他们继续团结在一起,毫无疑问会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

当然这还不是许佐最关心的问题,他已经可以明确一点,七星军乃至七星帮的存在,是眼前这位年轻的郡公有意促成的局面。

当初在河洛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