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后手】(2 / 3)

九锡 上汤豆苗 1769 字 4个月前

,现在已经不是唇亡齿寒的境地,而是刀斧即将加身,他们想要谋求生路再正常不过。”

李宗本听得微微颔首。

钟乘眉头微皱,缓缓道:“勇毅侯,你想驱虎吞狼,就不怕与虎谋皮?要知道这代国高阳族同样不是善茬,和重信守诺毫无关系,就算他们此刻真心想对付景国,也难保稍有起色就会变成第二景国!”

韩忠杰今天就像突然开窍一般,振振有词地说道:“钟相的担忧不无道理,但那终究只是后话。现如今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一点,代国和我朝之间隔着景国的大片疆域,他们不可能对我朝造成直接的威胁,除非他们和景军混在一起,但是我相信经过元康七年景军对赵国主力骑兵的偷袭之后,代国人不会重蹈覆辙。”

钟乘沉默不语。

他倒不是故意要逆着天子的心意,即便他知道天子对代国结为盟友的请求很感兴趣。

只因这段时间一切都太过顺利,让人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先是大齐边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接着景国皇帝开始打压庆聿恭,又冒出景国太子暴亡的消息,景国内乱之势愈发明显,几乎同一时间代国又送来联手抗景的请求。

仿佛一夜之间,大齐便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收复故土指日可待。

对于经历过河洛失陷江北倾覆的薛南亭和钟乘来说,局势的突然变化确实需要时间来消化。

那一边韩忠杰继续说道:“陛下,之前李尚书提到过天时地利与人和,臣对此深以为然。眼下我朝大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景国内乱人心惶惶,就连沉寂多年的代国都不甘寂寞,打算在景国身上咬下一块肉,足以证明攻守之势倒转,现在轮到我朝和景廉虎狼清算当年的血债!”

“爱卿之言甚得朕心。”

李宗本面露微笑,然后看向站在最前面的萧望之问道:“荣国公意下如何?”

萧望之清了清嗓子,冷静地说道:“陛下,无论代国使者如何舌战莲花,我朝都不能对他们寄予厚望,否则肯定会在战场上吃亏。五千匹战马看似很有诚意,实际上对于代国来说不值一提,这些高阳人分明是打着捡便宜的主意。以臣对他们的了解,倘若我朝边军占优,他们或许能锦上添花,倘若我军战事不利,他们绝对不会雪中送炭。”

或许是心情很好的缘故,李宗本并未反驳萧望之的建言,反而频频点头以示认可。

“至于北伐――”

萧望之微微一顿,垂首道:“臣恳请陛下三思后行,不妨徐徐图之。”

“这是自然。”

李宗本满口答应,继而道:“朕已经派人往江北送去密旨,静待陆沉和刘守光的回复。若要提起北伐,主帅的人选肯定不能排除他们二人。织经司也在加紧打探,相信很快就有更加准确的消息从北边送回来。朕希望诸位爱卿尽快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我朝大军便可北上,目标直指故土。”

虽说他话里还留了余地,但是殿内重臣心里清楚,北伐已经无可阻挡。

群臣心情各异地离开崇政殿,唯有吏部尚书李适之被留了下来。

君臣二人来到皇宫东南角的观云台,李宗本极目天际,只觉心情颇为畅快。

他转头望着神情镇定的李适之,问道:“依爱卿之见,此战我朝大军有几成胜算?”

出乎他的意料,李适之简明扼要地说道:“回陛下,臣认为有七成胜算。”

“这么高?”

李宗本略显讶异。

从陆沉在密折中表露的态度来看,他肯定不愿意主持这次北伐,那么领兵的重任就会落在韩忠杰和刘守光身上。

李宗本并不怀疑这两人的军事才能,但他们确实没有指挥大军正面抗衡景军的经历,不像陆沉已经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