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准日后就能够派上用场。
就是时间实在是太过于紧了一些,贺应的安排很是粗糙,也不妥善,锦衣卫初来乍到,对于环境什么的也不太熟悉,很多事情其实都还没有准备好。
贺应这一走,锦衣卫可就等同于失去了一个最大的靠山,接下来有什么事情,都只能靠他们自己去应对了。
最最关键的是,贺应毕竟是从西城府府城逃出来的,璇玑卫是必然会对他们进行调查的,难免就会让某些锦衣卫成员落入到璇玑卫的视线之中,两大情报机构之间,估计要爆发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了。
在贺应离开之后,大将军当即就派人去调来了叶白的档案资料,对于西城府、金林府的情况,他当然很清楚,派出前营驻守辽平县,就是为了阻挡蜀军的兵锋,拖延时间,给他调集部队争取时间。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右营、后营突然叛乱,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他再也无暇顾及金林府的战事了。
没有能力顾及,却不代表大将军就彻底放弃了金林府,地方官府以及璇玑卫的情报是源源不断地传到他的手中,让他对于金林府的情况并不陌生。
以他的眼界,自然能够看出金林府的困境,也同样明白一支敌后的孤军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只要这支孤军能够在敌后捣乱,骚扰乃至切断蜀军的后勤线,那就是立了大功。
根据贺应所说,叶白麾下除了他本部的1000人之外,还收容了从西城府府城中撤出来的数千残兵,加起来足足有5000多人。
这5000多人可不是什么青壮百姓,也不是新兵蛋子,都是左右营的老兵,只要叶白的能力不差,就可以重新将他们组织起来,恢复一定的战斗力。
一支5000多人的老兵,在敌后,若是领兵将领能力不差的话,可是能发挥极大作用的,再谨慎小心一些,甚至牵制蜀军数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能说挽狂澜于既倾,却也可以极大地干扰蜀军的战略部署,有效地支援正面战场。
在看完了叶白的档案资料之后,大将军心中的想法更加确定了,虽然从资料上看,叶白的那些功劳并不算什么,至少对于他来说是如此,可以叶白的身份、地位,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
尽管通过资料,无法真正了解叶白的统兵能力,但在这个时候,这位大将军却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被叶白收容的败兵之中,军职最高的也就是都尉一级而已,并没有更高级别的将领,让他想要让人代替叶白指挥都做不到。
再加上贺应一再强调叶白的能力出众,兵法娴熟、武艺高强,有名将之姿,大将军不得不将希望放在了叶白的身上,选择赌上一把。
璇玑卫、左武卫的传令兵,两条线同时出动,一明一暗,带着同样一份将令,就是为了确保能够将大将军的军令送到叶白的手中。
从永宁府前往甲三镇,途中要经过三府之地,兰玉府已经被叛军占领,传令的人被叛军拦截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金林府虽然还没有彻底沦陷,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遇到南下入侵的蜀军也并不奇怪。
安排两伙人,共同传递军令,也是为了保险。
不得不说,左武卫常年驻扎在武安郡,可以算得上是“地主”,各种渠道都不缺,真要不惜代价去做一件事情,还很少有完成不了的。
可与成立不知道多少年的璇玑卫这个情报机构比起来,他们还是差得有些远了。
左武卫的传令兵途中遇到了什么,或者能不能顺利地抵达甲三镇,暂时还不清楚,但是璇玑卫的人,却是先一步来到了甲三镇。
璇玑卫的成员有明有暗,明面上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隐藏在暗中,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与各地官员、军官们有接触,这一次乃是奉大将军府的军令而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