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械师横扫敌阵的势头,远远超出了阿瑟将军的预料。三天克南昌,七天下抚州,不过短短十日,锋刃已直逼闽省边界!
一万余日寇在炮火中丢盔弃甲,全程只剩狼狈逃窜。这样的战果,哪怕他事前反复推演,也从未敢想过。这摧枯拉朽的攻势背后,既有花旗的鼎力支援,更藏着日寇自寻死路的疯狂。
早经一战毒气战洗礼的花旗,虽未彻底停下化学武器的研究,却始终克制着投入规模;到了罗师傅执政时,更是直言这类武器不该出现在战场,严令军工企业不得量产。“一旦使用,必遭报复”!
他常说,“人类总得对生命心怀敬畏,绝不能碰灭绝种族的红线”。故而直至珍珠港遇袭,花旗全国的化学武器储备仅500吨,连一战时花旗军队单日的使用量都不及。
可鬼子偏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他们在战场上悍然投用毒气,彻底激怒了花旗。作为反击,花旗不仅在42年9月火速成立“生物战研究部”,更将化学武器的预算一口气提了30倍。
以Edgewood Arsenal工厂为核心,毒气生产立刻转入大规模化,只是对“是否投入实战”,始终保持着最后的克制。
这份克制,终在去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中被撕碎。日寇搬出731部队研制的毒气,对花旗海军陆战队展开无差别攻击,造成了惨重伤亡。
至此,手握成熟技术与产能的花旗彻底卸下束缚,仅一年时间,便造出150万发毒气炮弹、20万枚毒气炸弹,以及超过4万个机载毒气布洒罐。
正如Marshall参谋长所言:“眼下能立即投入使用、确定减少我方士兵伤亡、从物理上加速战争终结,且尚未动用的武器,唯有毒气。”
也正因如此,当大批化学武器物资运抵前线时,Stillwell将军望着堆成山的弹药,语气里始终带着几分犹豫:“这些东西,真要用上?”
一旁的杜光亭却没有半分迟疑,语气斩钉截铁:“他娘的!小鬼子用这阴招多少年了,咱们凭什么不好意思?”
孙军长更是雷厉风行,当天就派车队来拉运弹药,一边组织侦察兵反复确认战场风向,一边下令全线准备大规模使用。
战役打响时,上万发毒气炮弹呼啸着砸向敌阵,数千枚毒气炸弹在据点上空炸开!效果立竿见影。原本胶着的战线瞬间被撕开,我军如入无人之境,拿下一个个战略要地时,竟畅快得如同寻常行军。
在友军相继攻克鹰潭与上饶后,杜司令果断下令,兵分三路,向三明与南平发起总攻。建宁、武夷山、蒲城一线顿时炮火连天,战况激烈。
节节胜利的捷报传来,阿瑟将军不禁心生感慨:这支华夏军队,或许真是上帝派来助他完成这场战役的“天降福将”。
不久前被东瀛称为“内南洋防线核心”的塞班岛,守军约四万三千人,配备百余辆坦克、三百门火炮。单从装备上看,并不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与西线诺曼底战场相比,这样的配置更是不值一提。然而,西线的普鲁士军队在弹尽粮绝后会举起白旗,体面地走出阵地,对收缴武器的军官说:“我们已为国家而战,已经尽了全力,现在将为祖国未来而投降。”
可塞班岛上的鬼子,从战役伊始就毫无投降之意。他们战斗至几乎全军覆没,甚至裹挟岛上平民一同赴死。这种近乎疯狂的集体殉国,让每一个亲眼目睹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巨大的伤亡迫使花旗指挥部重新启用了他的计划。毕竟一份写着阵亡两千余人、失踪七千多人的战报让人不寒而栗。
阿瑟将军太明白参谋部的潜台词了:再这样打下去,部队的伤亡实在太大了。此时华夏战场的推进势如破竹,战事的顺利程度远远超出了参谋部的预期。
局势正朝着他心中盘算的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