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琴棋书画(3 / 4)

阵波涛声,琴声瑟音切切,又如富士山的樱花起舞,柳枝依依。台下一片寂静,长安百姓谁也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异国风情,都暗暗赞叹不已。

五名东瀛使者演奏完毕,方才将乐器递给徐至、周沅芷、何梦娇三人,让他们也要演奏一首中华的相思之曲,一较高下。台下百姓见徐、周、何三人都只有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虽然赢了辩音这一局,但要与扶桑人比拼声乐功底,似乎还不够火候。

哪知徐至、周沅芷、何梦娇三人商量一番,三人都没有合奏乐曲的经验,只有在宋州古墓中合奏过那首古乐《望江南》,只是吹奏主音的李秀云不在,三人决定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能与东瀛人打一个平手。

徐至首先介绍了《望江南》中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公主自幼生活在关中长安,她很是向往江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她又不能离开幽森的宫廷一步,只好凭着自己的想象,用乐声描绘了江南的青山绿水,柔风细雨、炊烟晚笛的场景。

徐至拿起竖笛,首先试了试音律,凭着那晚在汝河岸边偷听李秀云吹奏的模样,吹奏起来,他将对江南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化为清脆缠绵的笛声,在切切的笛声中,他仿佛又看到了故乡的十里荷塘,江边的杨柳,水中的明月,父母、素英、小慧还有至德方丈的音容笑貌,不知不觉竟然将曲调发挥的淋漓精致,而周沅芷抚琴、何梦娇击钟,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在观众听来,琴钟声的委婉就像那位思念江南少女一样的羞涩,后来周、何两人见徐至忘情的吹奏,也放下了心怀,深情地为他伴奏,此时的笛、琴、钟声浑然一体,就像那位公主的思念绵绵不绝,是高高的宫墙和遥远的距离所不能打断的。

徐、周、何三人演奏完毕,台下百姓传来一阵阵叫好声,就连皮日休、圆仁也连连点头称好,两位最终裁定中日双方在音律上不分胜负。

双方休息了片刻,圆慧挺身而去,叫道“在下圆慧,酷爱山水素描,我就以我方刚才演奏的乐曲为背景,献上一幅《富士山美人图》!”,说完就拿起画笔,勾勒出天空中的明月和远方的群山,那富士山腰粉粉的一片,不知是樱花雪,还是月色下的暮霭,一位身穿白色和服,绾着发髻的扶桑少女,手中拿着一支竖笛,低着头独自吹奏起来。

圆慧画完,吩咐皮日休将三尺的画卷挂在立柱上,供台下的百姓观看。百姓见那图画十分传情,人物景色相互映衬,虽然线条寥寥,却是天人合一,美人的神态动作更是栩栩如生。

圆慧等待许久,见台下竟然没有画师敢于上台较艺,主要是由于这些画师供职于宫廷,虽然工于画技,但都是奉旨应景之作,早就没有了浪漫的意境,如何能当场绘制出情景合一的画卷来呢?

周沅芷对徐至说道“徐大哥,如果我方拿不出可以比试的画卷来,我们就输了,这样我国与扶桑国各赢一场,最后一场比试武艺,那菅原道真的五行遁术,恐怕我们也难以对付,这样东瀛人很可能会赢了这次两国大赛。”

何梦娇听了,也担心道“徐大哥,周姐姐说的有道理,这如何是好呢?”

徐至猛地想起:那天在终南山白云庵李秀云曾将一幅《飞花逐月图》送给自己,他也顾不上画中内容,会引起周沅芷的不满。他从怀中取出那幅图卷,说道“李秀云曾将一幅画送于我,我们不妨将它与扶桑国的使者比拼一下!”,说完就将图画递给圆仁,圆仁拿了图,也将它和《富士山美人图》并排地挂在一起。

周沅芷见那幅《飞花逐月》图上,用粉色的水彩,勾勒一大片茫茫的紫薇林,在淡淡的月色下显得格外的朦胧,在漫天飞舞的紫薇花丛中,一位英俊的少年,一手持长剑,一手怀抱一个含羞带笑的少女,那少女乌黑秀发、洁白的衣裙上占满了粉色的花蕊,那少年回头关切地看着怀中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