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
和珅是个极端例子,但各地顶级的那些大地主,豪族,到王朝中期,兼并十万亩左右土地的,大半州府都有那么一两个的。
而普通人家,就算往多了算,一家男女老少八口,就算勤劳苦耕,全家出动,以古时的科技水平,种个十五亩左右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所以参林说十二万亩需要一两万人耕种,也就是有一两万口要靠江州最大的一家地主大族吃饭,其实还是怕吓着他,说保守了。
按实际情况可能是有三万多人要靠着一家顶级大族吃饭。
这时候要动手,如果那些大族狗急跳墙,发动百姓呢?
很多百姓并不明白,这个政策是要让大族无力持握那么多土地,要吐出来分给他们。
如果那些大族巧舌如簧,稍加引导,百姓很可能觉得就是朝廷,是李星洲要毁他们饭碗,让他们没法打工了。
而这时候又没电视,没媒体,李星洲千里之外,不可能比地方大族先获得话语权。
参林这么提醒,李星洲也明白,此事可能比他想的还难,可能要流血。
这些血和北方的血不一样,北方的血,无论对别人这么样,对于景国来说都是保家卫国,驱除鞑虏,开边扩土,都是正义的血!
而这次流的很可能是无辜之血,是无知之血,是自己人的血。
李星洲踱步许久,最终长呼口气,咬牙道“一个师去!驻扎在明州,我准你生杀之权,若有暴动,全按叛军处置!”
这是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参林听完,也长长作揖,“殿下,臣定不辱使命!”
李星洲之所以敢让新军士兵去,是因为新军不用于其它部队,既开设文化课,也开设政治课,还有信任训练,强调集体意识,还不像禁军那样克扣。
所以新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还能去做统计之事。从北伐金国也体现出来,虽然初期有过贪功冒进的情况,但惩戒之后,便再没此类情况。
战打了将近一年,禁军中闹出好几十起违令奸淫掳掠北方百姓的事,新军一起都没出。
故而李星洲敢让参林带兵去帮他做事,要是让禁军去,军士不识字,不会书写都是小事,只怕到了地方就成兵匪、兵祸了。
随后,他将此事做成详细表章送皇上批准,第二天结果就下来,三省和皇上都准行,很快就有结果。
事关重大,事关接下来几十年的布局,如果有条件,李星洲想亲自去明州,不过他明白自己的任务,如果他去明州,吴家人压不住,皇后出来说话,那明州的事就要不了了之了。
所以他只能去蜀中,趁他在蜀中的时机,由参林、方新、吴惠生趁机让事情尘埃落定。
新军出兵一个师可不是闹着玩的,动静很大,需要枢密院和皇上批准。
不过理由李星洲和参林也商量好了,对外就是清缴海蔻,保境安民,此时沿海出海口一带确实有海蔻,虽然没多大气候。
用这个理由将新军海军一个师调出京城,然后走海路南下,就说在沿海州县休整,然后就可以上陆变成陆军,进驻明州。
十几万金军尚且不是对手,只要新军一个师到明州,那么也大局已定。
最好的结果是在新军威慑之下,各地大族不敢动作只能任削,如果有狗急跳墙的,那一万新军,也足以让任何人都翻不起波澜。
出发前,他再次将参林、方新叫到府中开了个秘密会议,一再交代此事总要,和一些举措。
同时再三叮嘱他们要鼎力合作,毕竟两人之前没有合作的经历。
两人都答应下来。
到正月二十一,李星洲带着新婚的耶律雅里,还有官员起芳、随行军校魏雨白、严申,五百新军亲卫,十个侍奉的丫鬟,五十人随行,包括伙夫,赶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