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变天了? 童叔这句话有双重意思,不知道他特指什么。 苏灵雨思考了一番,没想出什么。 以防万一,她向张月打听王龙、打听京都的事。 张月说“夫君昨日得到消息,孙将军被封大将军的事落实了,我爹接管孙将军的位置,但南阳城的守卫与梁城的驻军分离,朝堂要分割大将军手中兵权。” “可有我家大郎的消息?” “没有。怕是内部安排,不放在明面上。” 想来也是,苏重立功不多,没人将他放眼里,他的封赏怕是放到最后。 “那王景行呢?” “王大人斩杀了许少将军,立功不小。夫君猜测他会一跃而上,连跳三级,成为参将,领兵二千余人。” “是个了不得的人,自然与常人升职不同。连跳三级不为奇。” 隔壁小王自小就是个有毅力的,文武双休的好男儿,如今这般,有今日的成就一点也奇怪。 ………… 八月十五前一天,苏灵雨送礼去将军府,顺道讨好孙夫人。 孙夫人等人过了十五,便要搬进京都居住,她也要来道别一番。 “岂有这般忘恩负义之人,我定要去问问,他王家还有没有良心。” 孙威拿着马鞭,骂咧咧要出门去。 经过一年的军营历练,孙威比去年要壮实好些,脸上多了坚毅,有了男子汉的担当。 这般成熟稳重的气息,她在很多人身上见过。但绝大部分人年龄到三十,到了而立之年,才沉淀出稳重的气息。 反观孙威,早当家的孩子,被催着长大。十六岁有了三十岁的气息,十六岁有三十岁的面庞。 不知该说说他好,还是不好。 在她看来是不好的,十六岁还是个孩子。 但对这时代的人来说,是好的。十六岁已经成年了,该成顶梁柱,该担起全家、全族的责任。 怒气冲冲,将要出门的孙威,见着苏灵雨,倒是没说要停下,只是将马鞭收起。 来到她跟前,说道“你且在府里等我回来,我出去一趟。” 苏灵雨给他行礼,“是什么人惹着你了?” “你马上要进京了,此刻不宜闹事吧。” 孙威落下一句,“怕是没机缘了。”便走出府门。 苏灵雨拦下二管家,问道“你家少主子,这是怎么了?” 二管家说“今日传来消息,王景行勾结朝堂中人,参奏将军纵奴杀人,坑害百姓。将军被夺了兵权,囚禁于府中。 朝廷还要派人,捉我们进京呢!” 二管家不管那么多,先出去拦住少爷,别让少爷再闹事了,不然今后更多麻烦。 王景行是搭着孙将军的路子,往上晋升。属于孙将军一派的人,这位置还没焐热,就急忙勾结外人,陷害自己上峰。这样过桥抽板不好吧。 隔壁小王没这么傻啊,难不成他不要名声了? 难不成他嫌弃自己道路太顺,想给自己找些拦路石,给仕途留下污点? 苏灵雨将贺礼单子递进去,想打听些什么,可将军府里的下人,啥也不敢说。 兵权被夺,孙将军被囚禁在府中,这是件大事,想来孙夫人也没心思见人。她问了声,见里面真的不想见人,便推脱有事告辞了。 留下一仆人,让他见着孙威,就说她在点心铺等他。 这一日她足足等了三个时辰,也不见他人影。 直到三天后,听说京都的兵马到了,京都的人“协助”孙夫人搬家。 要求孙威“护送”孙夫人上京。 这是明面上看到的,暗地里流传很多版本,有的说这是朝堂给孙将军的脸面。 还有的说是皇帝怕孙家兵权过重,威胁朝堂安危,要约束孙将军。 消息的不流通,让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问童叔,童叔不愿说。问福升,福升不知道。试探沈明,沈明更不愿多说。 她不知道孙将军出什么事了,猜想也不是轻罪,不然不会被朝廷的人“请”上京。 孙威离开的那一日,苏灵雨去送行了。 她有亲人在朝为官,怕被牵连,她戴上了帽子。 站在十里亭处等孙威到来,此时的孙威,没了威风凛凛,下巴处多黑胡渣。 这样的他,更像一名男子汉。 她一切都准备好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