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过一般,他大声喊道,然后自床上跳起,也不穿鞋,就赤着脚在屋中走来走去。
书僮慌忙拿来了笔墨,他提起笔,在纸上写道“此诚千五百载未有之变故也,天子……”
才写下“天子”二字,外边一阵爆仗轰鸣,将他原先想到的东西打断了。他掷笔于桌,摇头苦笑“唉,满城风雨近重阳,满城风雨近重阳!”
“赵曼卿,诗兴大发了不曾?”他正长叹之时,有人在门外笑道“日上三竿,唯你赖床!”
赵景云听得这声音有几分熟悉,然后想起正是前些日子结识的士子,陈安平陈易生。这人虽出自名门,性子与谢岳倒有几分相似,而且嬉笑怒骂,颇有名士之风。赵景云也不拘礼,赤脚出门道“陈易生,你今日如何会来寻我?”
“国朝与金盟约,向未有如此者,我们准备去孔庙祭祀,以庆贺此喜事,赵曼卿,你去也不去?”
有宋一朝,太学生都是极活跃的,为了国事四处乱跑,如今有大喜之事去孔庙祷祝,倒也不足为奇。赵景云闻言立刻寻来鞋子,穿好儒服,笑着道“且稍候片刻,有此等事,我赵景云如何能落人后?”
太学生告孔庙,赵与莒则告太庙,这种繁文冗礼虽是让人疲倦,但在这个时代里,却还是不可避免。
直到午后四时,赵与莒才回到宫中,略略吃了些东西,便又听得说重臣求见。他皱眉不语,今日明明没有什么事情,为何朝中重臣还要求见?
“去稽古堂吧。”他放下吃的东西,皱着眉说道。
片刻之后,宣缯、葛洪、薛极与一干大臣便到了稽古堂,这些大臣神情都有些异样。赵与莒端坐之后,命他们也坐下,他们相互望了望,却没有一人恳先开口。
见他们这般模样,赵与莒心中有数,这次来必定又是找麻烦的了。
“今日朕在太庙归来之时,见着御街也在修整了……临安府余卿没来么,本来朕还想问问,这御街修整之事进度如何呢。”
诸臣不提,他也不提,只是故意说起其余的事情来。临安御街为最主要的街道,但比之开封之时,已经要窄上许多,而且因为时间久了,多少有些坑洼不平之处,所所都须得整修。这一次整修,却又与此前不同,是准备在御街上全部铺上水泥。
如今在临安郊外,已经建了一座水泥场,专门供应临安府工程所需。临安府的知府为余天锡,当初将赵与莒自山阴带来的人,自然是赵与莒的亲信,故此按着他吩咐,利用临安府府库的钱,先改造御街,再逐步将整个临安城的街道改过来。
事实上,那座水泥场除了满足临安府工程需要,还要满足一些富商家的需要,在参观了流求银行这个现成的例子之后,流求一些富商也希望自家店铺或者院子,也能砌得如此干净,既不扬尘,又很平坦。
众臣再次相互使着眼色,却没有人接过话茬。
赵与莒不理他们,接着又道“朕这大内之中,有些殿堂地砖破损厉害,须得换了才是,只不过再换地砖,所耗过多,不如换上水泥,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天子开口问事,众臣不好回避,宣缯薛极自然是连声应是,魏了翁却首先问地砖贵还是水泥贵,再问所花费是国库出还是内库出,等听说水泥便宜,钱也由内库支出后,他便默认了此事。
有宋一朝,天子要办些事情,其实都要受各方掣肘。 故此这事得了朝臣允诺,赵与莒很是高兴,虽然这种改变只是点滴,但总在这样悄然无声之中,改变整个大宋的社会观念。
他这个天子开了这个头,那么朝臣中便一定会有人跟上,而朝臣更上,临安及附及的富家也会跟上,那个时候,这水泥场便可真正盈利。虽然利润未必多,却足以产生一个新的行业,从而转移一些劳力。
“朕累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