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得如此顺利,更重要的是,赵与莒当着葛洪面夸他,分明是在为他洗刷上回为葛洪训斥的耻辱。
崔与之笑眯眯地捋着胡须,没有说一个字,只是眼神时不时地飘向霍重城,这个人的身份很是特别,他既是天子在乡野时的故友,又是天子早就安插在临安中的耳目,现在在职方司中挂了个司事的名职,但职方司的主官却根本无权过问他的行动。薛极曾不只一次和他抱怨过,认为给这样的小人以特权,实非国家持重之道。
他虽然笑眯眯的,心中却很是担忧,此次天子以密谍做到了数万捧日军未做的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天子今后还要常用密谍?
以密谍治国,必致小人横行,酷吏当道。唐时武后治国,便使来俊臣等残害忠义。
只不过崔与之明白,这种事情只有单独奏对时对天子说,他才可能听得进去,天子还年轻,还有年轻人的盛气,虽然天子极克制,但身为臣子的却不可不谨慎。当着其余大臣之面,还须给天子留有余地,不可学真德秀那般犯颜直谏,那样处事,反而会适得其反。
薛极则在低头沉思,仿佛完全没有听到天子的话一般。他近来日子不太好过,因为连接发生事端的缘故,从米风波到淮北的蝗灾再到华亭的民变,已经是有人呼吁,须得有中枢大臣辞职以对此负责。他盘算来去,崔与之自然是不会被天子放弃的,那么有资格辞职来平息众怒的,就只有他与葛洪了。
葛洪面沉似水,目光严厉地盯着霍重城,仿佛要在霍重城身上挑出毛病来一般。便是赵与莒,也觉得他这目光有些过份,心中微微不快。
“陛下,善后之事应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圣裁。”
半晌过后没有人接声,薛极意识到这个时候不能冷场,他起身行礼道。
善后着实是一个问题,霍重城派出的密谍瓦解了叛民,抓到的俘虏多达一万二千余人,这些都是青壮,若是加上他们的家人,足足有三万。换了过去,他们的结果就是刺配充军,甚至有可能是被处死,可是天子前些时候才开始改革兵制,不再增加禁军厢军。
赵与莒微微一笑,这些人,他大有用处,因此在薛极看来是大麻烦,在他看来却不是。
“这些人朕意欲发配实边,屯田助饷,诸卿以为如何?”
如今大宋边境,除了大名府以北在与蒙胡对峙外,其余地方都大致太平,但是,所有朝臣都明白,这种太平只是暂时的。天子在借着这太平时机,整肃朝中或明或暗的反对势力,同时也是在积聚实力,当时机成熟之时,北伐中原、恢复旧土,在所难免。
若是如此,将这批罪徒流徒边疆,倒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可以在边境囤田,部分解决将来大战的军粮问题。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崔与之当先说道。
宰相定了调,两位参知政事自然跟进。赵与莒淡淡一笑,看了看另一个在座的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洪咨夔“洪卿,有没有意见?”
洪咨夔两次出使金国,不但不辱使命,而且还将赵与莒暗中吩咐的条款尽数办到,特别是迫得金国开放黄河之事,可以说从根本上取得了大宋对金国的战略优势。在这个盟约之中,宋金合治黄河,黄河水道便彻底向大宋水师敞开,以大宋水师之实力,轻而易举便可以将金国微不足道的水军摧毁。金国便是乘着蒙胡遭受重创之机收复秦凤、永兴、河东之地,也会被大宋水军分割开来,而金国如此的“南京”汴梁城,更是在大宋水军直接威胁之下。
明眼人都知道,这条条约为宋国取得了多大的优势。故此,洪咨夔回来之后,被加翰林学士一职,下一步就是入阁成为六部主官了。对此,身为洪咨夔上司的礼部尚书程珌最为不安,他虽然在天子即位之事上出过力,但也只是草拟诏书罢了,而有拥立之功的史弥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