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是在屏山村生人,这个我可没记错吧?”
苏瑾瑶当然也能听明白张里正这话的意思,就是嫌钱少呗。便又摸出一块银子,这次更小点,大约也就二分左右,依旧是放在了桌上。
张里正看看这块银子,眉头皱了皱,似乎还是觉得少。
苏瑾瑶立刻道:“里正大人,咱们一桩一桩的来,您先帮我们姐弟俩把户籍证明开了,后面不是还有一桩事qg要求您嘛。”
张里正一听,对啊,这不是还有油水可捞嘛。因而便点点头道:“能去官办的学堂确实是好事,这年纪虽然差了一点,可也不是不能通融的。我就给你把户籍证明开了吧。要是你弟弟真的能考上,你可得回来谢谢我。”
“那是一定的,一定的。要是我弟弟学得好,以后说不定还能考个秀才、中个举人呢。到时候也得来谢谢张里正您帮忙呢。”苏瑾瑶这是话里有话的。
她在告诉张里正,莫要一直为难她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是小城儿真的成才了,考上个什么秀才举人的,也是在这乡下够扬眉吐气了。要是再混上个一官半职,估计这张里正反而要来巴结他们苏家呢。
果然,苏瑾瑶这句话说完,张里正的脸色就变了变,陪着干笑了两声,拿出纸笔开始给苏瑾瑶写证明了。
先写的倒是小城儿的。苏瑾瑶站在一边看着他写完,然后又写自己的。苏瑾瑶就特意说了一句:“我叫苏瑾瑶,雅致的雅。”
张里正立刻说道:“啊?不是叫苏姚儿吗?我记得你们家大姐叫苏菲儿,二丫头叫苏姚儿,小弟叫苏城的,啥时候改名了?这要是改名的话……”
苏瑾瑶就赶紧道:“也没改名,姚儿是我的小名。那时候脑子不清楚,别人浑叫的,现在我不傻了,就叫苏瑾瑶了。”
张里正也是半信半疑的,不过这次倒是没有多问。反正这户籍证明一开出来,苏瑾瑶就完全和“姚儿”这个名字告别了。
两份户籍证明都写完了,张里正才拿出他抽屉里的一个小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是一个印章、一个名章,还有个朱砂印泥盒。把两张户籍证明都盖了印章和名章,这才递给了苏瑾瑶。
苏瑾瑶再看了一遍,上面写的很简单,但是也很清楚。就是说某某某人,哪年哪月生人,祖籍何处,居住何处,特此证明之类的。反正有了大红的朱砂印章,只要名字和户籍地没写错就算没问题了。
然后,张里正没有把那个小匣子收起来,而是让苏瑾瑶再把他们家的房契拿过来给他看看。
苏瑾瑶再次把房契递过去。那张里正拿过来看了看,然后问道:“怎么,现在你们家的ri子好了,要盖新房子了?新房子要盖几间啊?盖在什么地方了?周围邻居都同意你们家盖新房子吗?这个可要打好了招呼,不然将来有了纠纷,我这边可是不好判断的。这清官难断家务事,邻里邻居的也要相处好。”
苏瑾瑶就说道:“就在我家现在的地址盖起来的,不过打算盖大点的,所以又往村外挪了点。我家现在就是村头还往外,左右没有邻居,和谁家都不挨着。最近的一户也隔着好几十步远呢。我家要怎么盖,邻居自然是没有话说的。”
说到这儿,苏瑾瑶又拿出了一块银子,这次拿出来的银子可比之前的大多了,足有一钱。仍旧是放在了张里正的桌子上。然后才道:“我家现在的ri子也不能算好,还是村里最穷的一户。不过家里房子实在太破了,眼看着到雨季就要漏雨的。修葺一番也要不少钱,就变卖了我娘亲留下的首饰,又和村里人借了不少,所以才能勉强盖新房子的。”
一边听苏瑾瑶说话,张里正眯着眼睛用毛笔杆拨了拨那块银子,仍旧是拨到他的抽屉里,然后才问道:“那你家到底要盖几间房呢?”
苏瑾瑶一直没说要盖几间新房,也是琢磨着好处费能少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