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登临瀛洲(2 / 3)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韵 5584 字 2020-01-16

微的孺人,就送些马虎玩意儿,免得教殿下以为我郭家势利心胸、不懂礼数。”

郭晞的夫人长孙氏,闺名单一个璀字,是大名鼎鼎的长孙无忌的玄孙女。长孙夫人虽诞自清贵世家,但大半生来看多了郭家刀口舔血的日子,只求子孙太平安乐就好,眼下对儿子郭钢的处境倒颇为知足。她听得丈夫吩咐,忙将始终落在儿子脸上的慈爱目光收了回来,恭敬应喏。

“我还有些话和儿子交待,夫人先去备礼吧。”

郭晞淡淡道。

……

永嘉坊普王府邸,郭钢由仆从引入庭院之时,瞧着这宅院,当真和自家如出一辙的简素无华,无非比郭家多了几大片竹林。林下有几间小小的灰瓦屋舍,隐隐听见几阵不太激越的讨论声。

“郭明府,那是殿下请来论诗的文学之士。”伶俐敏捷的仆从,顺着郭钢的目光一瞧,便主动向其略略介绍一番。

郭钢轻轻地“哦”了一声。

又四处打望,故作漫不经心地向仆从道“殿下府中,倒是不见亭台水榭。”

“圣上赏了殿下这栋大宅时,原本有好几个池子,往年这个时节,池畔尽是牡丹芍药,再过得月余,又是菡萏初开,好看得很。但是,呃,去岁鸾驾回京后,殿下就下令将池沼都填平了。”

“为何?”

“殿下说,长安城中的庭院之水,其实都来自京郊各水道,城中大肆修造水景,难免影响了京畿农田的灌溉。这几年蝗灾凶猛,而蝗虫最是喜旱惧水,蝗灾往往接着旱灾而来,因此,殿下要以亲王之身作表率,摒弃奢靡享乐、不顾社稷之行。”

仆从恭恭敬敬,却是侃侃而谈,比举子背经还流利。

郭钢心中冷笑,但这冷笑,绝非不以为然的讥诮,而是伴着饶有兴趣的钻研之情。

平心而论,郭钢一踏入普王府,觉得整个人好像又活过来了。

他回想着在灵州杜希幕府中的那些无聊岁月,不论冬夏,不论烧着上好的炭盆取暖,还是落足于滚烫的黄沙厚土上,都好像仍有一股股阴冷之气,蛇一般沿着自己的双足蜿蜒而上,直至爬上自己的胸口、面颊、头顶,把自己的整颗头颅都紧紧裹住。

如在坟墓中的人,感受到的便是这种浸沁周身的寒冷。

碌碌无为,等着僵死。

郭钢在竹林边缘,深深地吸了口气,好像快要窒息之时,终于露出水面般,舒坦。

普王李谊,一身青色细团花的圆领常服,如修竹盈盈,立于王府最里头一进院子的书房外,迎接郭钢。

“郭兄,当年你我常驰骋马球场时,你脸上还黑黝黝的,有几分男儿风霜之色,怎地这几年戍边灵州,倒白净起来。”

李谊毫无掩饰地揶揄自己这位少时球友。

郭钢凑上前行礼,言语间也并无见外之意“殿下在京中吟诗作赋,倒仍不减征伐驱虏的英雄气。”

二人皆是会心一笑,步入室中。

“你阿爷,派你来探我口风吧?”李谊开门见山。

郭钢低着头,稍稍沉默片刻,才应道“殿下,我阿爷,年纪大了,见得越多,胆气越弱,殿下莫见怪。”

“怎会,”李谊温和道,“去岁末的两桩大事,我都要多谢你阿爷帮忙,否则我岂能收拾了恶妇,又抱得佳人归。你今日回去,凭你这憨厚孝顺、没人信你会口是心非的模样,定要说得你阿爷将心放到肚子里去,我李谊别无所图,不过就是,贪财二字。再请他做个主,提醒你那财大气粗的姑父吴仲孺,不可忘了与我分利。”

郭钢抿嘴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封糊了口子的纸包“我阿爷和姑父,都不是小气的人,这不,两万贯,已分成十笺凭证。殿下随时可令下人,去西市柜坊提取。”